鳴醫軒 / MedYeah!

 找回密碼
 註冊
尚醫堂
搜索
查看: 4881|回復: 6

[分享] 氣血痰濕治法述要

[複製鏈接]
發表於 2009-4-30 23:59:03 | 顯示全部樓層 |閱讀模式
《謙齋醫學講稿》選讀
玆因此書市面己不好尋,但在中醫內科入門很有助益分享於下
氣血痰濕治法述要
秦伯未 1901年---1970年。名之濟,號謙齋,江蘇人。上海名醫秦乃歌之孫.民國12年(1923年)畢業于上海中醫專門學校留校任教,並在上海同仁輔元堂應診,以治內科雜病見長,對虛癆痼疾尤精。民國16年與王一仁、章次公、王慎軒、嚴蒼山等創辦上海中國醫學院,任教務長、院長,教授《內經》及內科。民國19年,創辦中醫指導社,主編《中醫指導叢書》、《中醫指導錄》雜誌,開展學術交流和社會諮詢,社員遍及國內外。民國27年又創辦中醫療養院,設內、外、婦、幼等科,有病床百余張,作為學生實習基地。
  重視《內經》的鑽研,並將《內經》原文整理成生理學、解剖學、診斷學、方劑學等7章,病症則分為傷寒、濕暑、熱病等37類,還剖析《內經》與西方醫學理論各自的特點和異同,獨具見解。
  民國10年創辦上海中醫書局,自編醫書醫刊,校訂古籍,整理出版。生平著作甚豐,達數百萬字,較有影響的有《秦氏內經學》、《內經類證》、《內經知要淺解》、《金匱要略淺釋》、《內經病機十九條之研究》、《清代名醫醫案精華》、《中醫入門》、《中醫臨證備要》、《謙齋醫學講稿》等50餘種。
  1954年,秦氏受聘任上海市第十一人民醫院中醫內科主任。1955年調任衛生部中醫顧問,並執教於北京中醫學院,兼任中華醫學會副會長、國家科委中藥組組長、全國藥典編纂委員會委員。

一 氣病治法
治療氣病的大法,分為①補②疏③升④降四類。氣虛則補,氣滯則疏,氣陷則升,氣逆則降。
(一) 補  氣
中醫治病極重視氣,氣的名目也相當多,可分為三個方面:一個是生理方面的,認為人體內臟活動最重要的是元氣,亦叫“精氣”。為了區別各部分的氣的作用以便說明問題,在胸中(肺)稱“宗氣”,在中焦(脾胃)稱“中氣”,在下焦(腎命)稱“真陰”“真陽”二氣,還有屬於體表(衛分)的氣稱“衛氣”等。二是病理方面的,指內臟發生病變後所表現出來的某些病理現象,如肝病呈現脅滿,少腹作脹,稱為肝氣;胃病呈現飽滿,中脘痞悶,稱為“胃氣”等。三是病邪方面的,如六淫中寒邪、濕邪也稱寒氣濕氣等。所說補氣的方法,都用於第一類虧損的證候。
肺主周身之氣,脾主中氣為後天之本,故補氣著重於補肺脾兩經,而補中氣尤為常用。
氣與血有密切關係,補氣藥常與補血相結合。又因氣屬職,在極度氣虛時常與扶陽藥同用。
補氣藥易於壅滯,一般對中焦有痰濕者不用但必要時也能補氣與化痰、理濕同用。又因氣虛不運而脹滿的,用“塞因塞用”法,亦宜稍佐理氣。
1 培補中氣法
適應證:精神疲倦,面色萎黃,懶言音低,四肢無力,消化不良,大便溏泄瀉等。
常用藥:黃芪  黨參  白術  炙草  茯苓  山藥  扁豆
中氣屬於脾胃,一般所說中氣虛弱症,多指脾胃薄弱而引起的功能衰退現象。往往先見食欲不振,大便溏薄;從而營養缺乏,而色萎黃;進一步精神疲倦,行動懶怠,言語低微,脈象濡緩。所以培補中氣以脾和胃為基礎,常用四君子湯為基本方。前人在脾胃虛弱症上運用四君子湯極為廣泛,大概可分為三類:一類是擴大組織,加強補中的作用,如六神散之加入扁豆、粳米、山藥;一類是結合其他補虛的方劑,形成偶方的組織,如八珍湯之加入四物湯;而另一類是照顧兼症,變作標本並治的方劑,這一類比較複雜,如異功散之加陳皮行氣,六味異功煎之加陳皮、幹薑行氣止嘔,香砂六君子湯之加木香、砂仁、半夏、陳皮化痰止痛,四獸飲之加半夏、陳皮、草果、烏梅化痰截瘧,七味白術散之加木香、葛根、藿香化濕熱,啟脾丸之加山藥、陳皮、蓮肉、澤瀉、山楂消疳積等。在這些用法中可以看到,凡是脾虛所產生的病證,都可在四君子湯的基礎上進行加減。但脾胃虛弱不等於中氣虛弱。中氣虛弱的特徵,表現為神疲困倦,懶言聲低,自覺氣短,甚至行動即喘促,這就必須加入補中益氣的藥物。黃芪為補中氣的主藥,味甘氣溫,氣厚於味,治療中氣不振,清陽下陷,有溫養生發的功能。常與黨參並用。它的區別是:黨參培元氣,主要在補中;黃芪補中氣,兼能實表。所以久瀉脾虛生化不及等,當以黨參為主;如有形羸氣乏,自汗亡血等,則以黃芪為主。同時,黃芪升舉有餘偏于陽分,氣虛陽虛宜升提者最為合適。有人用補中益氣湯升提,只注意升麻、柴胡而忽略了它的基本力量,是不夠全面的。
2 補養肺氣法
適應證:肺痿,久咳,聲低音怯,呼吸氣短等。
常用藥;黃芪  山藥  北沙參  麥冬  五味子  冬蟲夏草
肺司呼吸而主皮毛,肺氣充盛,則呼吸調暢,皮毛緻密。因此,肺氣不足的臨床表現,多為呼吸氣怯,咳嗽聲微,皮毛不固,多汗畏風,在補肺益氣的治法中,應照顧到固表收斂。另一方面,肺能輸布津液,氣弱則津液不行,汗多亦能傷津,故補養肺氣經常照顧肺陰。又因脾肺為母子之髒,益母能使子實,故補肺亦常結合補脾,稱“培土生金法”。這種從肺臟本身的氣陰及其與內臟的相互關係來治療,在肺癆病中最為明顯。至於與滋腎藥同用,多屬於兼有陰虛內熱的證候,稱為“金水相生法”。
3 益衛固表法
適應證:表虛多汗,汗出惡風,及容易感冒等。
常用藥:黃芪  白術  浮小麥  麻黃根  煆牡蠣
肺主衛氣,衛氣出於下焦。故衛虛皮毛不固,多汗惡風,輕者從上焦治療,一般用牡蠣散(牡蠣、麻黃根、浮小麥、黃芪)加減,以牡蠣等固澀止汗治療主證,即以黃芪益氣固表。重者汗出不止,稱為亡陽,用附子芍藥甘草湯治下焦。這說明補益衛氣,黃芪和附子為主藥,芪附湯就是這兩藥組成的。附子芍藥甘草湯用白芍,由於多汗亦能傷津亡陰,出現小便少,四肢攣急等症;如果未到傷陰階段,不須用此。前人對一般益氣固表大多用黃芪,例如玉屏風散(黃芪、防風、白術)治表虛易感風邪,感冒後邪戀不解,用黃芪為君;當歸六黃湯(當歸、黃芪、生熟地、黃連、黃柏、黃芩)治血虛火旺,內熱盜汗,也是以黃芪固表和滋陰瀉熱同用。我治體弱患者不耐風冷侵襲,常發生關節酸痛,用桂枝湯加黃芪,效果良好,也是在調和營衛的基礎上著重固表。
4 溫補腎氣法
適應證:畏寒,四肢不溫,腰冷酸痛,吸氣困難,小便頻數不禁等。
常用藥:附子  肉桂  熟地  山萸  山藥  枸杞子  巴戟天
腎中陽氣即命門之火。前人認為命門為人生最重要的部分,命火一熄,則全身機能均停止,故氣虛到急救時期,均以附子補火為主。元氣虛結合人參,中氣虛結合白術,衛氣虛結合黃芪,就是參附湯,術附湯和芪附湯。但腎與命門有密切關係,所謂水火之髒。我還認為命門本身就有陰陽是二氣,故溫補腎陽必須滋補陰,常用的桂附八味丸即六味地黃丸加附子、肉桂,可以明顯看到在補陰基礎上扶陽了。
(二) 疏  氣
調氣、舒氣、理氣、利氣、行氣,名稱不同,輕重不一,總的說來都是調暢氣分,《內經》所謂“疏氣令調”。
中醫重視氣的作用,疏氣方法在治療上也就用得相當廣泛,認為氣機調達,其他方面的障礙無疔減輕或消失。所以多數病證的處方,不論補劑、消劑、下劑,包括化痰、利濕、活血等方面,均有疏氣配合,這是一個特點。
氣分鬱滯的原因多以七情為多,其次是痰濕等阻滯引起。故一般所說的疏氣,常用於肝胃兩經。因肝氣易被情志刺激而鬱結或橫逆,胃氣亦易受痰濕阻滯而發生胸腹脹滿等現象。
疏氣藥大多辛香而燥,重用、久用能耗氣、散氣和消耗津液,對血虛、陰虛以及火旺等證,均當慎用。
1 疏肝理氣法
適應證:胸膈痞悶,兩脅、少腹作脹作痛,噯氣,矢氣等。
常用藥:郁金  香附  柴胡  青皮  橘葉  延胡
疏肝理氣藥常用於肝氣橫逆,以行氣、散氣為目的,收效比較迅捷。但這些藥的性味大多辛香而燥,且有耗傷正氣的流弊,使用時必須注意兩點:肝臟內寄相火,氣逆則相火易動,輕者為內熱,重者能變肝火沖激,故應斟酌病情,適可而止。其次,肝臟以血為體,以氣為用,體和用有密切關係,肝氣太過能使肝血暗傷,用理氣藥也須防止傷血,血虛則氣更橫逆,有些肝氣病往往愈疏氣愈加劇,便是為此。處方時可酌加白芍護陰,參考四逆散,(柴胡、枳實、甘草)和柴胡疏肝散(柴胡、陳皮、白芍、川芎、香附、枳殼、甘草)等成方。
肝鬱證系肝氣鬱結,氣鬱亦當疏氣。但肝氣橫逆是氣的作用太過,肝氣鬱結是氣的作用不及,根本上有所不同。雖然肝郁經久也能化為肝氣,但在顧及結的時候不能與橫逆同樣治療。很明顯,肝鬱症狀為抑鬱寡歡,多疑善慮,胸膈不暢,並影響心脾,悶悶少食,懶於活動,心慌心怯,失眠多夢,不同於肝氣為病,一般治療多用逍遙散(當歸、白芍、柴胡、白術、茯苓、甘草、薄荷、煨薑)和血舒氣及健中調理。又有越鞠丸(香附、蒼術、山梔、川芎、神曲)為解郁的名方,認為氣顧及則濕郁,濕郁則熱郁,熱郁則痰郁,痰郁則血郁,血郁則食鬱,相因而病,故用香附理氣,川芎調血,蒼術去濕,山梔泄火,神曲消食,有痰再加貝母。這五鬱相因的治法,應該理解其用意,不必固執其成方,尤其是逍遙散治血虛之郁,越鞠丸治氣實之鬱,必須分別清楚。
2 和胃理氣法
適應證:脘腹脹滿痞痛,噯噫吞酸等證。
常用藥:半夏  陳皮  茯苓  枳殼  砂仁  蔻仁  木香  烏藥  厚樸  佛手  藿香
胃氣以和降為貴,逆則消化傳導失職,引起脘腹脹滿作痛,等一系列症狀,從原因來說,與七情刺激和受寒及痰濕內阻有直接關係;從內臟的影響來說,與肝膽和大小腸的關係最密切。因此,和胃理氣的藥最多,必須根據具體病情選擇使用。一般以溫膽湯加減。溫膽湯即二陳湯加枳實、竹茹,有理氣和中有祛痰化濕作用,濕重者可加厚樸,脹痛劇烈者可加木香、烏藥,此外還有香附、神曲、大腹皮、檳榔、枳殼等。均可隨證採用。中醫治病,以常從一個臟腑聯繫到其他臟腑,特別是治療氣分病,在理氣方面聯繫更廣,還考慮到其他原因和發展的後果,因而它的處方有主有次,並不是單純的理氣了。
(三)降  氣
降氣,是使上逆之氣得以平順,所以又稱平氣,順氣。多用於肝氣上逆,胸脘脹悶欲絕,胃氣上逆,呃逆不止,及沖氣上逆和痰濁上壅,肺氣不降等證。
降氣,宜於實證,不宜於虛證;宜於暫用,不宜於常用。
1 降氣寬胸法
適應證:氣逆胸膈,窒息欲絕,及氣厥昏倒等。
常用藥:沉香  枳實  檳榔  烏藥  木香
這方法用於七情氣逆,病情比較嚴重,如胸膈脹悶,氣塞欲絕,更重的可出現厥逆昏僕,稱為“氣厥”。故用藥較峻利,一般用五磨飲子(木香、枳殼、烏藥、檳榔、沉香),以下氣救急為目的,體弱的可加入人參,即四磨飲(檳榔、沉香、烏藥、人參)法。凡降氣不能離開理氣的基礎,其他理氣藥如郁金、香附之類,仍可採用。
氣逆證由於氣機阻滯,極易兼見痰濁結聚,或陽氣鬱遏,呈現虛冷心腹絞痛症狀,因而降氣又和消痰溫中等結合,如七氣湯(厚朴、半夏、紫蘇、茯苓、薑、棗)、四七湯(肉桂、人參、半夏、甘草、生薑)用半夏、茯苓、肉桂之類,但目的在於降氣,不同于於痰喘治法。假如痰壅滿悶,呼吸喘促,不能平臥,主因在於痰,痰不消則氣不降,多用蘇子降氣湯(蘇子、前胡、半夏、厚樸、橘紅、沉香、當歸、甘草)加減,稱為“降氣化痰法”。
必須補充,降氣寬胸以下行為順,如由腎虛不固,氣逆喘促,伴見頭汗、尿頻,脈象浮數無力,當用七味都氣丸(熟地、山萸、山藥、丹皮、茯苓、澤瀉、五味子)、人參蛤蚧散(人參、蛤蚧尾)等,從下元滋補收斂,稱為“納氣法”,不僅治法完全不同,而且禁用降氣。
2 降氣止呃法
適應證:胃氣上逆,作呃不止。
常用藥:丁香  柿蒂  刀豆子  生薑  陳皮  厚樸
呃逆連聲不止,以胃寒為多,一般採用丁香柿蒂湯,用丁香溫胃,柿蒂苦澀降氣。此證最易損傷中氣,久病及年老患者須防胃氣垂敗,可加人參、生薑。此外,寒重的可用吳萸、幹薑,痰濕重的厚朴、半夏亦常用,主要還是從原因治療。
噫氣頻作,常覺胸膈痞結,亦屬胃氣上逆,宜旋覆代赫湯,以旋覆、代赫鎮逆,生薑、半夏辛散,人參、草、棗甘緩。因由胃氣弱而不能和降,故必須鎮逆、辛散、甘緩三者相結合,單用降氣,只能治標,不能治本。
3 平降沖氣法
適應證:臍下動氣築築,氣沖咽喉不得息,胸膈窒塞,心慌汗出,筋脈拘急等。
常用藥:熟地  當歸  白芍  菟絲子  枸杞子  紫石英  沉香
沖氣指沖脈之氣上逆,其見證為臍下跳動,自覺有氣上升,胸膈窒塞,甚則難於出聲,手臂麻木痙攣狀。引起沖氣上逆的原因,有寒有熱,有虛有實,故也能出現心悸、汗出、頭眩、筋惕肉瞤等證,因而前人根據症狀分類,有沖氣犯心、犯肝、犯腎的說法。我認為主要由於血虧而下焦虛寒。因沖脈為血海,上灌諸陽,下滲諸陰,血海空虛,即氣逆上僭。故婦科多見,治療禁忌汗下,宜在溫養血脈的基礎上,稍入沉香降氣。沉香溫而不燥,能直達腎經,效果最好。不可因為病見於上,用一般的降氣藥。
與沖氣證類似的有奔豚證,奔豚證有兩種:一種是腎臟寒水之氣上逆,臍下跳動,有氣從少腹上至心,心悸不甯,用桂枝加桂湯或苓桂甘棗湯。另一種是肝臟氣火上逆,症狀較為危急,氣從少腹上沖咽喉,使人窒塞欲死,治宜泄肝降氣用奔豚湯(當歸、川芎、半夏、葛根、李根皮、芍藥、生薑、甘草)加減。正因為奔豚證也由於氣逆,所以《金匱要略》稱為“奔豚氣”,氣字極有意思。
(四) 升  氣
升氣法常用於中氣下陷,故多在補中的基礎上加入升提藥,很少單獨使用。
升氣有時作為升胃中清氣之用,有時也與降氣藥同用,用來升降氣機,實際上是調氣的一法。
升氣既有升提的作用,不宜於虛火和實火上逆證候,用之更助火勢上炎。
1 升提中氣法
適應證:懶怠少氣,大便溏泄不止,及婦科崩漏,白帶不斷。
常用藥:黃芪  黨參  白術  炙草  升麻  柴胡  陳皮
這是補中益氣湯法。補中益氣湯本來不是用來升提的,據李東垣《內外傷辨惑論》所說,主要是治飲食勞倦。因飲食失節,寒溫不適,脾胃乃傷,加上喜怒憂恐,勞役過度,損耗元氣,故以補中和益氣為主。方內用升麻、柴胡的意義是,二藥苦平味薄,陰中之陽,能引黃芪、甘草甘溫之氣上升,補衛氣散解而實其表,又能緩帶脈的縮急。所以升提中氣必須以補脾胃為基礎用補中益氣湯而加重升麻用量,可以達到升提目的。如若只認為升麻、柴胡有升提作用,會失本意。
凡升性的藥多兼散,故又有升散法,如升麻葛根湯(升麻、葛根、芍藥、甘草)的升散陽明,因偏重在表證,即偏重在散外邪,治傷寒中風發熱口渴,頭痛身疼及發斑欲出不出等證。其他如柴葛解肌湯(柴胡、葛根、羌活、白芷、黃芩、白芍、桔梗、石膏、甘草)、柴胡升麻湯(柴胡、黃芩、升麻、前胡、葛根、桑皮、荊芥、赤芍、石膏、豆豉、生薑)等,與此同類。這些多與發散退熱藥同用,不與補中益氣藥同用,所以升氣與升散有根本的區別。也可體會到升提的藥物有柴胡、升麻、葛根、桔梗數種,實際上均是表散解熱藥,因有上升的性能,利用來協助升提,這是配伍的一種方法。
2 升降氣機法
適應證:邪郁上焦,咳痰不利,胸膈痛悶等。
常用藥:桔梗  枳殼  柴胡  前胡
桔梗與枳殼,柴胡與前胡,藥性一升一降,杏蘇散(紫蘇、杏仁、前胡、桔梗、枳殼、半夏、陳皮、茯苓、甘草)和敗毒散(羌活、獨活、川芎、薄荷、柴胡、前胡、桔梗、枳殼、茯苓、甘草、姜)等方內均曾同用。凡外感咳嗽多日不已,咳嗽不爽,胸悶隱痛,用這升降法來調暢上焦氣機,勝於一般的順氣止咳。推而廣之,如金沸草散(金沸草、麻黃、荊芥、前胡、半夏、赤芍、甘草)治痰多咳嗽之證,麻黃和金沸草宣肺下氣同用,亦有升降意義。
此外,瀉利證常用升清降濁法,如以葛根升胃中清氣,又以枳實降腸中濁邪,都屬於升降的範圍,而目的各不相同

評分

參與人數 1金錢 +30 收起 理由
Kevin + 30

查看全部評分

 樓主| 發表於 2009-5-1 00:02:44 | 顯示全部樓層
二、血病治法
血分病的治療大法,分為①補②行③止三類。血虛則補,血瘀則行,血出則止。
(一) 補  血
心主血,肝藏血,補血方法以心、肝兩經為主。
心為肝之子,肝為腎之子,故補心多兼補肝,補肝又多兼滋補腎陰,所謂虛則補其母。
氣為陽,血為陰,根據陽生陰長的理論,血虛證在嚴重的情況下,補血方內亦常用補氣藥。
補血藥多滋膩,脾胃薄弱者容易引起消化不良,食呆、大便不實者慎用。一般補血方內常脾健胃和中之品,便是防止影響消化。
補血藥內有偏于辛溫的,在血虛內熱或有肝陽等證者當忌。
1 滋肝養血法
適應證:消瘦,目眩,面色不華,不耐煩勞等一般血虛證。
常用藥:當歸  白芍  阿膠  首烏  潼沙苑  菟絲子  龍眼肉
養血通劑為四物湯。四物湯內地、芍、芎、歸的配合,前人譬作春夏秋冬四個不同的氣候,認為不單在加減上,而且在用量的輕重上,均能改變其性質。例如單用或重用地、芍,便是偏于滋陰;單用或重用芎、歸,便是偏重活血。因此一般用作養血的用量,熟地、當歸較重,白芍次之,川芎又次之;在不用熟地的時候,白芍的用量又往往重於當歸。這是四物湯平補血虛的大法。但在一般補血方內均以歸、芍為主,結合首烏、阿膠、潼沙苑等一類藥物。
在這基礎上,加入牡蠣、菊花、鉤藤、天麻的清鎮,便為“養血潛陽法”,治血虛肝陽上擾,頭眩眼花,兩太陽偏痛;嚴重的加入生地、龜板等,為“養血熄風法”。
在這基礎上,加入麥冬、紅棗、棗仁、茯神補心安神,便是“養血安神法”,適用於心血不足,神不安舍,心悸易驚,失眠易醒。
在這基礎上,加入熟地、山萸、枸杞子等,便是“滋腎養肝法”,為養血的進一步治法。用這治法時,有因肝虛而腎陰亦不足,有腎本不虛,因肝虛久不復元而借助於母氣,總之養肝為主,滋腎為輔,目的必須明確。
2 益氣補血法
適應證:嚴重貧血,及血虛氣分亦虛的證候。
常用藥:黃芪  當歸  白芍  黨參  熟地  阿膠
益氣補血是在補血劑內加入益氣藥,所謂有形之血生於無形之氣,亦即陽生陰長的意義。其目的仍在補血,不同於氣血雙補。著名方劑如李東垣的當歸補血湯,黃芪用量五倍於當歸,仍稱補血。氣血雙補法如八珍湯,以四君子湯補氣,四物湯補血,與益氣以補血的要求不同,治法的名稱亦跟著不同。總之,治法根據證候,目標明確,用藥才有分寸。倘然強調無陽則陰無以生,及有形之血不能速生,無形之氣所當急固,隨便在補血方中加入補氣藥,是不符合於治療法則的。
(二) 止  血
止血法用於出血證,首先應分別部位。因為鼻出血和大小便出血的內臟和病因不同,血出久不止者又多與中焦有關。
治出血,不重在止血而重在治其出血的原因。一般以血得熱而妄行,故清血法比較多用。又因氣為血之帥,血隨氣行,故常用順氣或補氣以止血、攝血。
止血方內不能都用止血藥,止血藥也要分辨其性味及主治,前者有涼性止血,溫性止血,及補血或化瘀止血,後者有用於一般止血和限用於局部出血。
血證初起,禁用大劑涼血止血,防止瘀血內停;挾有紫黑血塊者為已有瘀血,更忌用單純止血劑。寒涼藥久用,並易警惕傷脾陽,脾陽傷則愈不能統血歸經。
1 清熱止血法
適應證:心、肺、肝、胃有熱所引起的一般吐血、衄血等。
常用藥:生地  赤芍  丹皮  黑山梔  黃芩  黃連  銀花炭  側柏葉  山茶花  藕節  茅花  茜草  仙鶴草
凡外感溫邪和內傷志火,均能使血熱妄行。這種出血以吐、衄為多,血色多鮮紅,治宜清泄血分之熱,勿急急止澀。成方中治吐衄的清熱解毒湯,用生地、赤芍、丹皮清熱為主,再分別用黃連、山梔、黃芩、連翹、黃柏等清心、肺、肝、胃之熱,在一般出血熱證,可以依據它來加減。上面所舉的常用藥便是從本方選擇,加入了一些常用的止血藥。使用止血藥必須注意出血部位,例如:鼻出血多用茅花,吐血多用側柏葉、茜草、藕節,以及小便血多用蒲黃、小薊,大便血多用槐花、地榆,婦科月經過多多用陳棕炭、血餘炭等。
清熱止血為最常用治法,假如風熱證上出現鼻衄、咳血,症狀不嚴重,不須抓住血證作為重點,只要在桑菊飲(桑葉、菊花、杏仁、連翹、桔梗、甘草、蘆根)、銀翹散(銀花、連翹、薄荷、荊芥、豆豉、牛蒡、桔梗、竹葉、蘆根、甘草)等方內加入止血藥照顧。所以研究成方必須留心其加減法,如銀翹散指出:“衄者去荊芥、豆豉、加茅根、側柏炭、黑山梔”;桑菊飲指出:“邪初入營加玄參、犀角,在血分去薄荷、蘆根,加入麥冬、生地、玉竹、丹皮”。不難體會,一經加減就是一個止血方了。倘然從血證療,便會束手束足,或者用了一大堆炭藥。
2 益氣止血法
適應證:便血久不止及婦科崩漏等。
常用藥:黃芪  黨參  炙草  熟地  阿膠  炮姜炭  陳棕炭  煆龍牡  血餘炭
這裏指的氣指中氣,中氣主升,有提挈能力。故因氣虛而血出不止,稱為脾不統血,補中氣來止血,也稱“補氣攝血法”。中氣屬於脾,脾性喜溫,補氣攝血多屬甘溫一類。這種方法常用于便血經久不止,血色黯黑,及婦科崩漏等證。例如黃土湯(灶心土、熟地、白術、附子、阿膠、黃芩、炙甘草)治便血,固本止崩湯(人參、黃芪、白術、熟地、當歸、炮薑)治血崩昏暈,均以甘溫補中為主,佐以養血收斂。我治胃和十二指腸潰瘍用黃芪建中湯,對出血和防止出血,將生薑改炮薑,再加阿膠,也是這個意思。因此出血證使用益氣法,再分兩類:一種是脾胃虛寒,氣不攝血,根本由於中氣不足,如黃土湯證是;一種是血出過多,中氣大傷,有氣血兩脫之勢,如固本止崩湯證是。但不論是屬於哪一類,除血虛外多有氣短食少,行動疲乏,脈象虛細等氣虛證。即使用獨參湯治大吐血,也必具氣促、頭汗、怔忡等虛脫現象。一般出血證不用補氣,尤其有內熱者忌用。
3 平肝止血法
適應證:肝臟氣火上逆,吐血、嘔血、衄血等。
常用藥:白芍  廣郁金  枳殼  青黛  丹皮  焦山梔  生石決  降香
繆促淳說過:吐血有三訣:一是宜行血不宜止血,血不循經絡,由於氣逆上壅;二是宜補肝不宜伐肝,養肝則肝氣平而血有所歸;三是宜降氣不宜降火,氣有餘便是火,氣降則火降,火降則氣不上升,血隨氣行,無溢出之患。我體會雖分三訣,只是一個平肝法,故這方法在肝病中用得較多。如果肝病一見出血,遽予涼止,往往出現胸脅痛;再認為氣滯而破氣,往往傷肝血而血更不止。
4 清肺止血法
適應證:肺虛內熱引起的咳血。
常用藥:馬兜鈴  甜杏仁  海蛤殼  川貝母  側柏葉  藕節  仙鶴草  百合  北沙參  麥冬
一般見到咳血,均有延成肺癆的顧慮,因而處方側重于清補寧絡。其實有很多由火氣和風熱引起的,只要按照清熱止血法治療。如果經久不愈,出現肺虛症狀,始用沙參、麥冬等清補;虛甚而血不止的,並可加入生地、阿膠、白芨之類。前人對於咳血證極其重視,方劑甚多,但治療原則是一致的。在這原則下,或結合補氣,或結合滋腎,或結合清肝,就有許多具體治法和得雜的方劑。
5 祛瘀止血法
適應證:跌打損傷,內臟出血,瘀血內停的胸脅刺痛等。
常用藥:當歸  赤芍  桃仁  紅花  三七  郁金  丹皮
這方法多用於嘔血盈口色紫,及內有瘀血,一方面當止血,一方面又當祛瘀。但主要是在於祛瘀。因為瘀血不去則血不歸經,所以傷科有許多止血藥實際上和血、活血藥。這裏牽涉到一個用炭藥止血的問題。《本草綱目》上曾說:“燒灰諸黑藥皆能止血”,後來有很多止血藥均炒成炭,即使不以止血目的藥也炒成炭用。我以為有些止血藥應歸用炭,有些藥炒黑後會減低或作用改變性質。前人有十灰散(大小薊、側柏葉、荷葉、茅根、茜草、大黃、山梔、棕櫚、丹皮),也的四生丸(側柏葉、荷葉、艾絨、生地),不可一概而論。
(三) 行  血
行血包括活血祛瘀,通經和絡。由於血得寒則凝滯,一般多用溫性藥藥物。又因氣行則血行,氣滯則血滯,故常與理氣藥同用。
內臟癥瘕,經絡痹痛,以及婦科月經閉阻,外科瘡瘍等證,雖然原因不一,均與營衛流行不利和氣血凝滯有關,活知散瘀在所常用。
無論活血、祛瘀,多在和血的基礎上進行,所以一般方劑並不峻猛;如欲大劑逐瘀,常與攻下法結合。
1 理氣活血法
適應證:脘腹刺痛,婦科痛經與月經後期等之屬於氣滯瘀凝者。
常用藥:當歸  赤芍  桃仁  紅花  香附  延胡  金鈴子
氣為血帥,活血常與理氣結合,這是行血劑中最常用的治法。活血中的理氣藥又以香附為多用,前人嘗用一味為末,治血凝氣滯引起的雜證,稱為獨勝丸。但既以活血為主,應與血藥配伍,如當歸湯是。
脅痛久則入絡,可於這類藥內加入柴胡、青皮,一面作為引經,一面亦能疏氣。葉天士曾用逍遙散去白術加入香附治脅痛,一味藥的出入,作用便改變,可謂心靈手敏。
2 溫經活絡法
適應證:經絡受寒,氣血運行不利,四肢痹痛。
常用藥:當歸  川芎  紅花  威靈仙  桂枝  蘇木  羌活  川烏  草烏  薑黃
四肢痹痛都因風寒濕邪侵襲經絡,然與氣血凝澀不利有密切關係。故一般用辛溫祛邪的同時,常佐和血行血之品,以期達到溫經活絡的目的。活血用當歸、紅花、蘇木,祛邪用桂枝、秦艽、羌獨活、川草烏,其他能走四肢經絡的如桑枝、絲瓜絡、威錄仙、海風藤、絡石藤、伸筋草、千年健等,均在採用之列。
咳嗽吐血引起胸膺掣痛,慣常在治咳方中加入桃仁、郁金。因為郁金為氣中血藥,桃仁祛瘀而有潤下作用,其目的亦為和絡。
婦科沖任受寒,經阻腹痛,或後期量少色瘀,用延胡索散(延胡、肉桂、當歸、川芎、蒲黃、乳香、沒藥)祛寒行血,也叫溫經法,含義不同。同時,婦科月經病用行血法,一般以芎歸湯為主,酌加澤蘭、茺蔚子、川牛膝、紅花、月季花等。
3 攻逐祛瘀法
適應證:蓄血、癥瘕等屬於血塊內停者。
常用藥:當歸  桃仁  紅花  大黃  穿山甲  赤芍  五靈脂  蒲黃  王不留行  三棱  莪術
逐瘀的方劑甚多,並且有相當猛峻的,非必要時不可孟浪。上面所舉的幾種逐瘀藥,在一般血瘀證上足夠應用。我認為在和血的基礎上行血,在行血的基礎逐瘀,這是一個原則。再從瘀阻的原因,或加溫藥散其寒凝,或加氣藥疏其鬱結,這是處方的方法。必須指出,前人用逐瘀法比較慎重,王清任善用逐瘀,亦以行血為主。如果見到一點瘀血症狀,便用逐瘀來嘗試,是不合理的。
 樓主| 發表於 2009-5-1 00:05:21 | 顯示全部樓層
三濕病治法
濕的治療,主要分①化、②利、③逐三個大法。輕者在中焦者用化,較重者在下焦者用利,積而成水則用逐。
(一) 化  濕
濕分外濕、內濕。感受霧露或淋雨等,病在於表者為外濕,屬於外感範圍。一般所說的內濕,多指過啖生冷肥甘及脾不運化所引起的內生之濕。也有居處潮濕,或常在水邊生活不講衛生,發生下肢浮腫等病,雖然病從外來,但已浸淫入裏,治療上亦歸入內濕範圍。
脾惡濕,胃惡燥,故濕證以脾臟為主。但胃雖惡燥,由於內濕多自飲食不節得來,與胃有直接關係,並且濕證初起,往往先見胃症狀,因而治療上脾胃並重,認為濕證多屬中焦。
濕為陰邪,性最粘滯,用藥宜於香燥,可分兩種:一種芳香化濕,能理氣郁舒,用於濕阻輕證;一種苦溫燥濕,燥性較烈,用於濕濁較重證候,總稱為化濕。
濕與熱結合,叫做濕熱,由於兩者的性質不同,一經結合之後,如油入面,極難速解。一面清熱,一面化濕,並依濕和熱的孰輕孰重,用藥亦或多或少,稱為“清化”。
化濕藥雖能除濕,亦易耗傷津液,宜適可而止。並且濕性凝滯,消除緩慢,如果香燥過分,往往濕未盡化,津液先傷,反成僵局。
1 芳香化濕法
適應證:胸悶、飲食納呆,口淡,泛漾欲惡,舌苔白膩等。
常用藥:藿香  佩蘭  陳皮  砂仁殼  白蔻殼  佛手  川樸花
芳香化濕藥比較平淡,臨床常用而很難找一成方為例,可能是前人認為沒有記載價值的緣故。我認為不論外感雜病經常伴見這些濕證,而且必須照顧,不能視為輕描淡寫。淺輕的濕邪,既不需燥,又不能利,譬如桌上微塵,只要拂而去之。但微濕不去,能影響氣機和消化機能,因氣機和消化機能障礙而更使濕邪停留,所以芳香是化濕的第一步。如果濕邪較重,出現胸脘痞悶,身體困倦,食呆嘔惡,舌苔厚膩,則宜進一步香燥化濕,用除濕湯加減。燥濕以平胃散為通劑,除濕湯即平胃散加半夏、茯苓、藿香,常用的化濕劑不能離開這法則。如兼外濕表邪,可加紫蘇、防風、羌活一類,常用的藿香正氣散(藿香、紫蘇、白術、白芷、半夏、陳皮、桔梗、大腹皮、茯苓、甘草)便是這樣組成的。
2 苦溫燥濕法
適應證:食呆、消化遲鈍,噯噫吞酸,中脘痞悶,在便不實,舌苔白滑粘膩等。
常用藥:蒼術  厚朴  幹薑  草果  砂仁  茯苓
芳香化濕和進一步香燥化濕,都用於濕濁停胃,苦濕燥濕則偏重於脾。胃濕和脾濕原是一種,因脾和胃的性質不同,胃濕多由濕濁暫時鬱遏,芳化宣通,郁滯即解;脾濕多由中陽虛弱,不能健運,必須溫化,即使也有脾陽暫時被鬱,亦宜照顧其本,加強化濕的能力。且必須明確脾濕多偏重於寒,與單純的濕有所不同,用藥只有與髒氣結合,則療效較速,這是治療中的一個關鍵。所以進一步可用桂枝,加強溫通力量,稱為“辛溫苦燥法”,如苓姜術桂湯便是。
凡治中焦濕邪較重的,可以結合利尿,一般多用茯苓,亦可用澤瀉、車前。
3 清化濕熱法
適應證:胸悶心煩,口渴不多飲,小便短赤,舌苔黃膩,脈象濡滑而數,以及暑濕、濕溫證等。
常用藥:藿香  佩蘭  蔻仁  苡仁  黃芩  厚樸  滑石  通草
濕熱證以中焦陽明為主。由於濕為陰邪,熱為陽邪,結合後出現矛盾症狀。一般從三仁湯(杏仁、蔻仁、苡仁、滑石、竹葉、厚朴、半夏、通草)加減。吳鞠通曾說過:濕溫證不象寒邪的一汗即解,溫熱的一涼即退,氤氳彌溫,不宜重藥,用三仁湯輕開肺氣,氣化則溫化。他還指出:不可用辛溫發表藥,用之則蒸騰上逆,變為神昏;不可用大下,用之則脾氣下陷,變為瀉泄;不可用柔潤藥,用之則錮結不解,愈治癒壞。所以治濕熱證只宜清化,即一邊清熱,一邊化濕。但由於同一種病中濕和熱有輕重,或側重於清,或側重於化,必須很好掌握。據我個人經驗,能側重濕邪,使濕邪先去,收效比較迅捷。並有幾種藥值得提出:一是黃連,寒能清熱,苦能燥濕,一藥兩用;一是菖蒲,辛香化濕,不同于溫燥;一是茵陳,清化濕熱,能引濕下行而不傷陰。成方中如甘露消毒丹(藿香、蔻仁、茵陳、黃芩、滑石、菖蒲、連翹、木通、射幹、薄荷、川貝),亦配合得相當周密。
治療濕熱還有幾個應當注意的證候:一是濕遏熱伏,表現為舌苔厚膩,舌尖舌邊紅絳,用化濕藥不可太香燥,防止助熱爍津,苔變乾燥;倘已乾燥而苔仍厚膩,色帶深黃或焦黃,可在清化內酌加石斛、瓜蔞,舌潤則苔自化。二是濕濁蒙竅,表現為胸悶,神識似明似昧,或有譫語,系濁邪蒙蔽,不同于溫病的熱入心包。《溫病條辨》雖然指出用最輕的至寶丹去穢濁,但不如《溫熱經緯》用神犀丹(金汁、犀角、生地、菖蒲、紫草、銀花、連翹、黃芩、玄參、豆豉、花粉、板藍根)為佳,具有清營解毒,化濁透發的作用,不離清化原則。
(二) 利  濕
    利濕是使濕從小便而去,這中內濕的唯一出路,所以李東垣曰:“治濕不利小便,非其治也”。但是利小便法側重于濕在下焦,所以應下一轉語:“治濕不分三焦,非其治也”。
利濕可分淡滲及通利:淡滲是取淡味滲利,常與化濕結合,不以利小便為主要目的;通利則著重于下焦,以利小便為主。
利濕太過,亦能傷陰,並使大便困難。
1 淡滲除濕法
適應證:溫熱內蘊,或濕阻肺脾,氣機不宣的證候。
常用藥:苡仁  通草  茯苓  赤苓  冬瓜皮
淡滲藥不以利尿為主要目的,故很少單獨處方,常在芳化劑內加放一二味。且多數用於濕熱證。濕熱內阻,不能過於利尿,只宜輕淡微滲,宣通濕邪,例如黃芩滑石湯(黃芩、滑石、蔻仁、茯苓皮、大腹皮、通草、豬苓)。
2 通利小便法
適應證:濕停中下焦,小便短少不利,大便瀉泄等。
常用藥:茯苓  豬苓  澤瀉  車前子  漢防己
單純的利尿藥,多以四苓散(白術、茯苓、豬苓、澤瀉)為主。或加肉桂即五苓散,助膀胱氣化;或去白術加滑石、阿膠,即豬苓湯,利濕熱。
利尿都在化濕的基礎上進行。濕濁中阻,不僅使小便短少,還能影響大便溏薄,及脘腹痞滿等。吳鞠通有五個加減正氣散方,足供用藥參考。這五個方劑是:一加減正氣散(藿梗、厚樸、陳皮、杏仁、神曲、麥芽、茯苓、大腹皮、茵陳)治三焦濕鬱,升降失司,脘連腹脹,大便不爽;二加減正氣散(霍梗、大豆黃卷、厚樸、陳皮、茯苓、防己、通草、苡仁)治濕郁三焦,脘悶便溏,身痛、舌白,脈象模糊;三加減正氣散(霍香、厚樸、陳皮、杏仁、滑石、茯苓皮)治穢濕著裏,舌黃、脘悶、氣機不宣,久則釀熱;四加減正氣散(霍香、厚樸、草果、陳皮、神曲、山楂、茯苓)治濕穢著裏,邪阻氣分,舌白滑,脈右緩;五加減正氣散(霍梗、陳皮、蒼術、厚朴、穀芽、茯苓、大腹皮)治穢濕著裏,脘悶便泄。這裏指出了化濕、利濕在臨床上的具體運用,也說明了治療濕證應注意脾胃和三焦的關係。
一般利尿多用於小便黃赤短少。假如小便不通的癃證,小便點滴澀痛的淋證,便不合式。癃證的治療,由於腎陽虛而膀胱氣化不及者,用熟地、蓯蓉、附子、巴戟、肉桂、山等溫化下元;因膀胱熱結,氣痹不通者,用冬葵子、木通、車前、通天草、豬苓、枳殼等疏導。癃證水濕內聚,不得排泄,脘腹脹滿,病情極其嚴重者,前人也有用蔥管導尿的治法(今天當然要改進)。淋證多由濕熱下注,用瞿麥、扁蓄、木通、萆薢、海金砂等,藥多偏於苦寒瀉火清利。
(三) 逐  水
逐水用於水濕蓄積,浮腫,腹滿作脹,大小便癃閉等證。
逐水法大多峻猛,損傷元氣,宜於體實證實,用時須鄭重。
1 疏水逐水法
適應證:水腫水脹,二便癃閉,形氣俱實的證候。
常用藥:甘遂  大戟  芫花  商陸  牽牛  椒目
這裏擬舉舟車丸(黑醜、大黃、甘遂、大戟、芫花、青皮、橘紅、木香、輕粉)為例。十棗湯(甘遂、大戟、芫花、棗)已為瀉水猛劑,此則在十棗湯內去紅棗之甘緩,再加瀉水行氣藥,可謂猛上加猛,這種專以瀉水為主的治法,在臨床上必須慎用。凡治水顯當利小便。腫勢嚴重,利水不應,才用開泄大腸逐水,譬如夏禹治水,鑿河開渠,所以還有其他逐水的名方取禹功、浚川、疏鑿等命名,顧名思義,可以理解是急於排水的一種措施,不是常法。費伯雄曰:“逐水自前陰出者得生,自後陰出者必死。”但用逐水藥多從後陰出,也有瀉後見好的,只在虛證用之多不效,實證用之腹滿消而複起者亦不治,主要在於中氣功敗壞與否。
2 健脾逐水法
適應證:肢體浮腫,腹脹,小便少,伴見中氣不中者。
常用藥:白術  幹姜  茯苓皮  大腹皮  檳榔  厚朴  木香  葫蘆瓢
脾虛不運,水濕內停,其特點為大便通利,小便不長,不能用瀉下法。實脾飲(附子、白術、炮薑、茯苓、甘草、厚樸、大腹皮、木香、豆蔻、木瓜、薑、棗)溫運中焦為主,佐以行氣,導濕下行,最為合理。並且通過這方劑,可以理解治療水濕不是單純的一個治法,應把多種治法適當地結合起來。
 樓主| 發表於 2009-5-1 00:06:51 | 顯示全部樓層
四痰病治法
     痰病治法,主要分為①化、②消、③滌三類,一般均用化,較重用消,留而不去則用滌。
(一) 化  痰
痰證常見於咳嗽,故化痰以肺為主。由於痰的生成,間接與脾胃虛弱及濕濁停聚有關,故化痰常又同和胃、健脾結合。
痰的種類,有風痰、寒痰、熱痰、濕痰,有因外邪引起的,也有屬於內因的。因而一般治法有宣化、清化、溫化之分。
化痰中往往伴用開肺藥,除疏散外邪外兼有促使排痰的作用。
化痰的禁忌比較少,因為見痰治痰,辨別寒熱,均較簡單。問題在於化的含義是逐漸消除,收效比較慢,不宜操之過急,、;同時要注意痰的成因和本質,前人所說“見痰休治痰”,便是指此。
1 宣肺化痰法
適應證:外感風寒,喉癢咳嗽,痰多薄白等。
常用藥:牛蒡  前胡  苦桔梗  光杏仁  象貝母  半夏  橘紅  膨大海  蟬衣
外感咳嗽以祛除外邪為主,故宣肺散邪,結合化痰,便是宣肺化痰法。在個感證上常用的化痰止咳藥不外上面所舉的幾種。祛邪方面,散風宜辛平,可用防風、荊芥;散寒宜辛溫,可用紫蘇、麻黃。臨床外感咳嗽並不是重證,處方可以簡化一些,三拗湯(麻黃、杏仁、甘草)輕開肺氣,又能順氣,所謂“輕能去實”,療效良好。只要在這方劑上分辨風寒、風熱,適當加味,就成為辛溫、辛涼的治法了。
2 清化痰熱法
適應證:肺有痰熱,咳嗽痰粘不爽,口燥咽幹等。
常用藥:桑葉  蟬衣  光杏仁  川貝母  膽星  橘紅  枇杷葉  瓜蔞皮  地枯蘿
這些藥物在清化痰熱中仍有宣散性質,因為一般痰熱多由風熱、風溫形成,初起治法不離清宣範圍。很可能發展為高熱,咳嗽胸痛等,可結合瀉白散(桑皮、地骨皮、甘草、粳米),並可加入黃芩、知母和石膏等以清肺瀉肺。倘若只純粹屬於痰熱戀肺,只須清肺化痰,百合、海蛤殼、馬兜鈴、天竺黃、竹瀝,及王孟英常用的雪羹湯(海蛇、荸薺),均可採用。
附帶說明燥痰的治法。燥是六氣之一,亦屬於外邪,常見夏暑剛退,秋涼初起的時候,所謂秋燥。另一方面,一般熱證耗傷津液,也能出現枯燥現象,所謂火之餘氣。前人對此均另立治法,而燥與熱的性質有共同之點,治療燥痰也可在這基礎上加減。
3 燥濕化痰法
適應證:咳嗽,胃呆噁心,舌苔厚膩等一般痰濁證。
常用藥:制茅術  厚朴  半夏  陳皮  茯苓  苡仁
燥濕用平胃散,化痰用二陳湯,是通用方。將這兩方結合起來稱為平陳湯,便是燥濕化痰法。一般化痰藥偏重在肺,此則重在脾胃,因為痰濕的根源在於脾胃運化不及;並且濕性凝滯,氣能行濕,化濕痰不能離開理氣,如厚樸、陳皮等燥濕化痰,均有行氣作用。
二陳的成為著名的化痰通治方,主要在於半夏能化濕痰,配合茯苓除濕,陳皮利氣,甘草和中,氣順濕除,痰濁自蠲。濕重者固然可以配合平胃散,有熱者也可能配合清熱,如清氣化痰丸,就用了半夏、茯苓、橘紅,加膽星以助半夏化痰,枳實、杏仁以助橘紅平氣,再加黃芩、瓜蔞清熱。溫膽湯即二陳湯加竹茹、枳實,雖然名為溫膽,實際上還是化痰和胃為主,胃氣和則少陽之氣自然調暢。
4 溫化痰飲法
適應證:痰飲咳嗽,畏寒,氣短喘促,不能平臥等。
常用藥:桂枝  白術  茯苓  炙甘草  幹姜  半夏  五味子  鵝管石  細辛
痰飲是痰證中一個特殊證候,也叫飲邪、水飲。痰飲的特徵是,一般痰證均由咳嗽引起,惟獨痰飲咳嗽是由痰飲引起。原因是脾陽虛弱,不能化濕,積濕生痰,影響肺氣的肅降。故治法必須溫運和中,從根本著手,《金匱要略》所謂“病痰飲者,當以溫藥和之”。
上面所說的燥濕化痰亦偏于溫,但與溫化痰飲的性質有根本的不同。濕痰系暫時的,溫化痰除便達到了治療的目的;而痰飲乃由於脾衰弱形成的慢性病,須從健脾扶陽來制止痰濁的產生,不是暫時化痰所能解決的。
(二) 消  痰
痰濁內戀,不能化除,則用消法。化是著重在痰濁的原因,使其自然消失;消是強迫使其排除。因此消痰法含有克伐的意思,多用能損傷元氣,體弱者亦宜謹慎。
痰濁凝滯經絡,如瘰鬁等,亦用消法,因其症狀堅硬有形,也叫軟堅法。
哮喘證喉中有拽鋸聲,亦以消痰為主,使痰降則氣自順,與順氣化痰又有不同。
1 消痰平喘法
適應證:痰濁阻肺,咳嗽氣喘,呼吸有聲等。
常用藥:白芥子  萊菔子  蘇子  射幹  厚樸  豬牙皂角
痰濁內阻,妨礙呼吸,氣逆喘促,甚至不能平臥,多用消痰以期緩解。一般用三子養親湯(白芥子、蘇子、萊菔子),三子除消痰外均有下氣作用,亦可與導痰湯之類結合。消痰是一種治標之法,多用於化痰無效和痰濁上壅的時候,也有用猴棗粉急救者。
哮喘發作時,痰堵咽喉,聲如拽鋸或如水雞聲,嚴重的張口抬肩,目脫汗出。多為實證,並且多由寒邪引發,熱證較少。重者用冷哮丸(白礬、豬牙皂、半夏、膽星、麻黃、紫菀、細辛、川椒),輕者用清金丸(豬牙皂、萊菔子)。此證極為頑固,不同於一般的痰喘,也不可與其他氣喘含混。治療上雖然以消痰為主,應當結合治本,並適當地佐以宣肺或瀉肺。
2 消痰軟堅法
適應證:痰核、瘰鬁等。
常用藥:象貝母  僵蠶  海藻  昆布  山慈菇  半夏  夏枯草
痰核和瘰鬁等多由肝膽逆氣與痰濁鬱結而成,故消散中應佐疏氣。又因其多生於肝膽經部位,往往伴見鬱熱,常用柴胡、夏枯草,取其具有解鬱和引經作用。至於破潰後兼見潮熱、咳嗽、婦女經閉等虛勞現象,當全面考慮,不能專與消法。
(三) 滌  痰
滌是蕩滌,有攻逐之意義。頑痰、痰飲停聚,化之不去,消之亦不去,始用此法。
用蕩滌法後,粘痰多從大便而出,藥峻的能使泄瀉不禁,故非體實者尤其中氣虛弱及孕婦,不呆輕用。
1 蕩滌痰涎法
適應證:痰飲粘涎壅塞,呼吸不利,或停留胸脅作痛,及癲狂證等。
常用藥:礞石滾痰丸  控涎丹
滌痰藥多峻利,臨床上常用成藥,如礞石滾痰丸(青礞石、沉香、大黃、黃芩)、控涎丹(甘遂、大戟、白芥子)等。控涎丹攻逐水飲粘涎,礞石滾痰丸蕩滌痰火,用量均應適當掌握。比較和緩的為竹瀝滾痰丸(竹瀝、薑汁、青礞石、半夏、橘紅、甘草)。但礞石辛寒而燥,前人曾用此一味治小兒急慢驚風,痰粘壅塞,稱為奪命丹,可見其攻逐的力量。用湯劑蕩痰相當於逐水法,輕者如葶藶大棗瀉肺湯,重者如十棗湯。
2 搜逐風痰法
適應證:中風昏憒,痰涎上壅等。
常用藥:生南星  川烏  生附子  木香
中風證多猝然昏憒,痰涎上壅咽喉,極為危險,常用三生飲(生南星、生川烏、生附子、木香、人參)法,以南星散風除痰,川烏、附子溫經逐風寒,皆用生者,取其力峻行速;佐木香行其逆氣;又因邪氣所湊,其氣必虛,故加人參以扶正。這是一種急救法。蘇醒之後口眼歪斜,半身癱瘓等後遺證,用牽正散(白僵蠶、白附子、全蠍)、大秦艽湯(秦艽、羌獨活、防風、白芷、細辛、生地、黃芩、石膏、川芎、當歸、白芍、)以及大、小活絡丹,廣義地說,均是搜風逐痰以和絡。
附帶談一談湧吐痰涎法,湧吐和蕩滌恰恰相反,但目的同為迅速排痰,如中風用稀涎散(皂角、白礬),先使吐出粘涎,以便進藥。這裏說明了痰濁壅阻,不論用滌用吐,都是急則治標,不在急救階段內必須慎用。
發表於 2009-5-1 00:10:09 | 顯示全部樓層
金沸草個人多用旋復花代替,也能取不錯的效果。
發表於 2009-5-1 00:32:49 | 顯示全部樓層
補充:
《本草備要》:旋覆花即金沸草,
中藥學則說旋覆花為花,金沸草則為全草。
兩者有別,功效同中有異。
有諸花皆升,旋覆獨降之說,本品包煎為宜。
 樓主| 發表於 2009-5-4 23:49:22 | 顯示全部樓層
6# nastsin
不知是否陰錯陽差跟診及臨床幾乎沒用過旋覆花  
蘇子經驗倒不少  
可否請教此二者有臨床之區別  或擅長  請先學賜教  謝謝
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註冊

本版積分規則

手機版|Archiver|鳴醫軒 / MedYeah! 創用 CC 授權條款
本 著作 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-非商業性-禁止改作 3.0 香港 授權條款授權.

GMT+8, 2024-12-27 21:20 , Processed in 0.037642 second(s), 16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