鳴醫軒 / MedYeah!

 找回密碼
 註冊
尚醫堂
搜索
查看: 5025|回復: 2

[原創] 倫理與人生

[複製鏈接]
發表於 2008-5-12 17:55:21 | 顯示全部樓層 |閱讀模式
什麼是倫理?儒家的孟子與荀子最早將「倫理」一詞用以指陳人類社會相待相倚之生活關係。先總統 蔣公對於「倫理」二字,則更有其精闢的解釋:「倫就是類,理就是紋理,引申為一切有條貫脈絡可尋的條理,說明了人對人的關係...訴之於人的理性而定出行為的標準。」因此,簡單的說「倫理」,就是人與人相處的道理。
中國自古以來對於政治人物的操守往往給予極高的標準,這與倫理向來是政治思想的主力有關。孔子主張以德為政,以孝治天下。孟子也云:「堯舜之政,不以仁政,不能治天下。」因此,為政者若能將倫理觀念推及政治,乃天下百姓之福。中國傳統的政治思想,向來以倫理為政治思想的主導力,以倫理道德為其基礎,大學中修齊治平之一貫大道,一向為我國最高的政治哲學指導原則,其終極目標在於「明明德、親民、止於至善」。
倫理可以融洽人際關係,建立良好的社會秩序。無論是家庭倫理、社會倫理,都是為了建立一個和諧圓滿的人際關係,使得家庭、社會、國家.都能夠因倫理關係的建立而井然有序。中國傳統文化,一向重視人際關係的安頓與處理,並以五倫為其規範。譬如君臣之間要仁與恕,親子之間要慈與孝,夫婦之間要敬與愛,兄弟之間要友愛,朋友之間重信義。由親及疏,由近而遠的發展,建立彼此休戚相關的層次。國父  孫中山先生曾說:「有道德始有國家,有道德始成世界。」有了好的道德,國家才能長治久安,由此足見家之興衰,社會之安危,國家之存亡,都視倫理道德的浮沈為依歸。因此,倫理不僅是安定社會繁延種族的力量,更是社會建立的磐石。
 樓主| 發表於 2008-5-12 17:57:29 | 顯示全部樓層

中國倫理思想的形成

中國倫理思想最早起源於中國人對於「天」的崇敬,故天帝觀念的延伸,實為中國倫理思想形成的第一因素。由於中國屬於農業社會,在農業技術不發達的先民時期,往往必須倚靠大自然的協助,才能夠有好的收成。因此中國人崇敬掌管一切大自然力量的「天帝」,並以祂為掌管人間的最高領袖,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,所以中國古代社會中,天帝有安定人心、維繫社會的力量,於是產生「天命思想」,藉由天命思想,縮短了天與人之間的距離,導向「天人合一」的最高境界。故天帝觀念對中國政治、學術、宗教、倫理之影響甚鉅。
其次,是家族社會的發展,中國古代屬於農業社會,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生產。因此,大家族式的群居生活,特別重視人倫的實踐,而成為中國封建社會中的特色。然而亦在龐雜的人際關係中,發展出了「三綱」、「五常」,作為維繫家庭社會倫理的道德標準。所以,我中華民族方能繁衍綿延生生不息。
第三個因素,是宇宙秩序的啟示。這個觀念承襲前面所述「天帝」的概念,並以「地」為萬物之母,發展出「乾」、「坤」、「陰」、「陽」的相對性概念,進而發展出完整的倫理架構。易經序卦:「有天地然後有萬物,有萬物然後有男女,有男女然後有夫婦,有夫婦然後有父子,有父子然後有君臣,有君臣然後有上下,有上下然後禮義有所錯(措)。」由宇宙天地的自然次序,進而建構人間世界的倫常秩序。
第四個因素,則是天人合一思想的踐履。「天人合一」思想起源甚早,《易經》對天人之間的關係多有記載,乾坤二卦之象傳:「由天行健悟君子自強不息、由地勢坤悟君子以厚德載物」,以宇宙天地生成變化運用於人文生活之中,將生生不息之力量注入精神文化之中。孟子曰:「盡其心者,知其性也,知其性,則知天也矣。」盡心方能知性,如何盡心呢?「誠」也。(中庸)第廿二章:「唯天下至誠,為能盡其性,能盡其性,則能盡人之性;能盡人之性,則能盡物之性;能盡物之性,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;可以贊天地之化育,則可以與天地參矣。」,(中庸)第一章亦云:「天命之謂性,率性之謂道,修道之謂教」,即將天命與人的踐履結合在一起,認為人在世上就是為了實現上天所賦予的天命,人的德行如果修養到極致,則人心就能與天地萬物由感通而為一,始達到「天人合一」的崇高目標;故「天人合一」因而成為中國哲學與倫理思想的最高境界。
 樓主| 發表於 2008-5-12 18:01:04 | 顯示全部樓層

三袋米的故事

母親討得的三袋米,這是世上用金錢買不到的糧食 ……
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。這是個特困家庭。兒子剛上小學時,父親去世了。娘兒倆相互攙扶著,用一堆黃土輕輕送走了父親。母親沒改嫁,含辛茹苦地拉扯著兒子。那時村裡沒通電,兒子每晚在油燈下書聲琅琅、寫寫畫畫,母親拿著針線,輕輕、細細地將母愛密密縫進兒子的衣衫。日復一日,年復一年,當一張張獎狀覆蓋了兩面斑駁陸離的土牆時,兒子也像春天的翠竹,噌噌地往上長。望著高出自己半頭的兒子,母親眼角的皺紋張滿了笑意。當滿山的樹木泛出秋意時,兒子考上了縣重點一中。母親卻患上了嚴重的風濕病,幹不了農活,有時連飯都吃不飽。那時的一中,學生每月都得帶 30斤米交給食堂。兒知道母親拿不出,便說:「娘,我要退學,幫你幹農活。」母親摸著兒的頭,疼愛地說:「你有這份心,娘打心眼兒裡高興,但書是非讀不可。放心,娘生你, 就有法子養你。你先到學校報名,我隨後就送米去。」兒固執地說不,母親說快去,兒還是說不,母親揮起粗糙的巴掌,結實地甩在兒臉上,這是 16 歲的兒第一次挨打……兒終於上學去了,望著他遠去的背影,母親在默默沉思。沒多久,縣一中的大食堂迎來了姍姍來遲的母親,她一瘸一拐地挪進門,氣喘吁吁地從肩上卸下一袋米。負責掌秤登記的熊師傅打開袋口,抓起一把米看了看,眉頭就鎖緊了,說:「你們這些做家長的,總喜歡占點小便宜。你看看,這裡有早稻、中稻、晚稻,還有細米,簡直把我們食堂當雜米桶了。」這位母親臊紅了臉,連說對不起。熊師傅見狀,沒再說什麼,收了。母親又掏出一個小布包,說:「大師傅,這是 5元錢,我兒子這個月的生活費,麻煩您轉給他。」熊師傅接過去,搖了搖,裡面的硬幣叮叮噹噹。他開玩笑說:「怎麼,你在街上賣茶葉蛋?」母親的臉又紅了,支吾著道個謝,一瘸一拐地走了。又一個月初,這位母親背著一袋米走進食堂。熊師傅照例開袋看米,眉頭又鎖緊,還是雜色米。他想,是不是上次沒給這位母親交待清楚,便一字一頓地對她說:「不管什麼米,我們都收。但品種要分開,千萬不能混在一起,否則沒法煮,煮出的飯也是夾生的。下次還這樣,我就不收了。」母親有些惶恐地請求道: 「大師傅,我家的米都是這樣的,怎麼辦?」熊師傅哭笑不得,反問道:「你家一畝田能種出百樣米?真好笑。」遭此搶白,母親不敢吱聲,熊師傅也不再理她。第三個月初,母親又來了,熊師傅一看米,勃然大怒,用幾乎失去理智的語氣,毛辣辣地呵斥:「哎,我說你這個做媽的,怎麼頑固不化呀?怎麼還是雜色米呢?你呀,今天是怎麼背來的,還是怎樣背回去!」
母親似乎早有預料,雙膝一彎,跪在熊師傅面前,兩行熱淚順著凹陷無神的眼眶湧出:「大師傅,我跟您實說了吧,這米是我討 ……討飯得來的啊!」熊師傅大吃一驚,眼睛瞪得溜圓,半晌說不出話。
母親坐在地上,挽起褲腿,露出一雙僵硬變形的腿,腫大成梭形 ……母親抹了一把淚,說:「我得了晚期風濕病,連走路都困難,更甭說種田了。兒子懂事,要退學幫我,被我一巴掌打到了學校 ……」她又向熊師傅解釋,她一直瞞著鄉親,更怕兒知道傷了他的自尊心。每天天才濛濛亮,她就揣著空米袋,拄著棍子悄悄到十多里外的村子去討飯,然後挨到天黑後才偷偷摸進村。她將討來的米聚在一起,月初送到學校…… 母親絮絮叨叨地說著,熊師傅早已潸然淚下。他扶起母親,說:「好媽媽啊,我馬上去告訴校長,要學校給你家捐款。」母親慌不迭地搖著手,說:「別、別,如果兒子知道娘討飯供他上學,就毀了他的自尊心。影響他讀書可不好。大師傅的好意我領了,求你為我保密,切記切記!」
校長最終知道了這件事,不動聲色,以特困生的名義減免了兒子三年的學費與生活費。三年後,兒子以 627分的成績考進了清華大學。歡送畢業生那天,縣一中鑼鼓喧天,校長特意將母親的兒子請上主席台,此生納悶:考了高分的同學有好幾個,為什麼單單請我上台呢?更令人奇怪的是,台上還堆著三隻鼓囊囊的蛇皮袋。此時,熊師傅上台講了母親討米供兒上學的故事,台下鴉雀無聲。校長指著三隻蛇皮袋,情緒激昂地說:「這就是故事中的母親,請這位偉大的母親上台。」兒子疑惑地往後看,只見熊師傅扶著母親正一步一步往台上挪。我們不知兒子那一刻在想什麼,相信給他的那份震動絕不亞於驚濤駭浪。於是,人間最溫暖的一幕親情上演了,母子倆對視著,母親的目光暖暖的、柔柔的,一綹兒有些花白的頭髮散亂地搭在額前,兒子猛撲上前,摟住她,嚎啕大哭:「娘啊,我的娘啊 ……」。

評分

參與人數 1金錢 +5 收起 理由
Kevin + 5

查看全部評分

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註冊

本版積分規則

手機版|Archiver|鳴醫軒 / MedYeah! 創用 CC 授權條款
本 著作 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-非商業性-禁止改作 3.0 香港 授權條款授權.

GMT+8, 2024-12-27 06:11 , Processed in 0.042135 second(s), 16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