鳴醫軒 / MedYeah!

 找回密碼
 註冊
尚醫堂
搜索
查看: 4503|回復: 3

[分享] 煎葯之法 最宜深講

[複製鏈接]
發表於 2007-4-28 16:11:22 | 顯示全部樓層 |閱讀模式
比較詳盡的煎藥方法探討,很不錯。

 

  湯劑是我國應用最早最廣泛的一種葯物劑型。自伊尹創制湯劑以來,已有數千年的曆史。由於其能隨臨床需要加減葯物,具有易吸收、發揮療效迅速、制備簡單等特點,備受曆代醫家的推崇。現代湯劑仍是中醫用葯的主要形式。湯劑的療效與其煎煮質量密切相關,徐靈胎曰:“煎葯之法,最宜深講,葯之效不效,全在乎此。”李時珍指出:“凡服湯葯,雖品物專精,修治如法,而煎葯者魯莽造次,水火不良,火候失度,則葯亦無功。”說明古人已認識到煎煮過程中有諸多因素影響煎煮質量。現代研究更證明了這一點,並用科學的方法對此加以改進。

  1.煎葯器具、材料
  煎煮器具的選擇對葯液質量有重大影響。曆代醫家對此都很重視。陶弘景曰:“溫湯忌用鐵器。”李時珍說:“凡煎葯並忌銅鐵器,宜用銀器瓦罐。”煎葯忌用鐵器是因為鐵器化學性質不穩定,並能在煎煮過程中與中葯所含多種成分發生化學變化,如與鞣質、油脂、生物堿、蒽醌類、香豆素及其他成分都能發生化學反應。銅器煎葯可在煎出液中檢出微量銅離子,某些葯物尚可與銅生成堿式碳酸銅,故不是理想的煎葯器具。用銀器煎葯,其化學性質穩定,但由於價格昂貴、得之不易,且導熱性強、鍋底溫度高、不耐高溫的成分易破坏,水分蒸發快,易產生葯材糊底焦化現象,故也無實際應用意義。研究發現鋁鍋也不是理想的煎煮器具,它不耐強酸、強堿,從PH1~2或PH10的煎液中可檢出鋁離子。有研究認為人體某些疾病可能與體內鋁的含量過高有關。
  目前家庭煎葯多用砂鍋,其導熱均勻,化學性質穩定,鍋周保溫性好,水分蒸發量小。缺點是其孔隙和紋理多,易吸附各種葯物成分而竄味。也可用陶瓷、白色搪瓷器皿、玻璃器皿等,它們也不會與中葯有效成分起化學反應。另外在以陶瓷為煎葯器皿的基礎上出現了紫砂葯壺,採用分體加熱。電熱裝置設計在內膽之外,內膽為紫砂表面光滑,結構緊密,透氣性強,便於清洗也不會留下葯味,更具有保鮮功能。與砂鍋相比,加熱更快捷,而且還保留了砂鍋的優點,家庭煎葯可以採納使用。在醫院、葯店里普遍採用的是以不銹鋼為煎葯器皿的現代煎煮裝置,不銹鋼質輕、受熱快、耐酸、耐腐蝕,而且化學性質穩定,是十分優良的煎葯器具。
  家庭煎葯一般以煤爐或液化氣加熱。目前醫院、葯店煎葯用蒸汽中葯煎爐、多功能自控中葯煎煮裝置、多孔遠紅外中葯煎煮爐以及中葯煎煮機等,加熱方式多是蒸汽或電。

  2.粉碎度
  將葯材飲片直接入煎或將其粉碎后入煎,對煎煮率有很大影響。適當將葯材粉碎,不論是粗末還是顆粒,均能增大葯材與溶媒的接触面,從而有利於活性成分的煎出。研究表明,半量顆粒葯材的煎出率高於全劑量飲片。五味子和麥冬在相同條件下煎煮,測定固形物。不粉碎的比粉碎的分別低27%和10%,薄層展開后經粉碎的五味子可見七個明顯斑點,而不經粉碎的未見斑點。大連市友誼醫院用丹參消瘀湯170g和丹參消瘀散6g治療萎縮性胃炎、胃潰瘍,作療效對比,取得同樣治療效果。以上可以看出葯材經粉碎后,溶出率提高,成分更容易浸出,在療效上效果更佳。至於粉碎的粒徑,董霄漢認為根莖、果實類葯材粒徑應以2~0.28mm為宜。當然葯材飲片經粉碎后也存在著諸多問題,如葯材鑒別困難;揮發性成分易散失;葯液難除,容易混有葯渣等。為此學者提出了五防布紙包煎法,實際上葯袋中葯物大於5g時,葯物濃度卻不因劑量增加而增加,主要因為散劑在袋內“抱團”而產生“凝膠屏障”阻礙進一步溶出。所以煎煮時使散劑與溫開水直接接触並不斷攪拌,可克服凝膠屏障。此方法是否可行還需實驗研究證實。對於機器煎葯,特別是加壓煎葯方式,將飲片粉碎后入煎,存在著葯液難除;葯袋容易擠破,使煎葯機內充滿葯材粗粉,清洗困難等問題,可操作性不強。
  因此,將飲片粉碎后入煎的方法,還存在著諸多問題,可操作性不強。需要在劑量換算上、使用規格上以及煎煮方式、煎煮時間、保存方式等問題上進一步研究確定。

  3.浸泡
  一般待煎的葯物宜用冷水浸泡,其中花、莖、葉宜浸20~30min,根、根莖、種子、果實宜浸50min左右。故一般的復方葯劑以40~50min為宜。夏日可酌減,冬日可酌加。王氏指出,含揮發油、含苷類葯物及維生素類的葯物如薄荷、羌活、解表葯等以冷浸煎為宜,以免長時間煎煮有效成分隨著水蒸汽而揮發;含淀粉、蛋白質等一些高分子成分豐富的葯物如天花粉、山葯、茯苓等溫浸比冷浸更易浸潤和膨脹。值得注意的是中葯成分復雜,苷與霉多伴隨存在,溫浸可增加霉的活性,促進苷的霉解,生成苷元或次級苷。趙海峰指出有效成分易水解的葯物不宜浸泡,如板藍根在100℃沸水中浸煎,可防止松藍苷水解,提高臨床療效。因而葯物的浸泡時間及浸泡溫度在保持一般原則的前提下,也應考慮到季節及葯物成分性質的影響。對於復雜的中葯處方來說,宜著重考慮絕大多數葯物的性質,採用冷浸的方式。

  4.加水量
  中葯湯劑均以水為溶媒進行煎煮,加水量的多少對煎出量及葯物有效成分的析出量都有重大影響。傳統加水量一般以浸泡后淹沒葯材2~3cm,二煎液面與葯材表面相平為度。由於葯材質地不同、處方量不同及煎煮火候、煎葯時間的差異,以此來加水很難保證煎出量和煎煮效果。王力智通過浸泡、不經壓搾的方法對53種不同種類的葯物進行試驗,得出平均吸蓄量為1.62ml/g,及武火、文火的蒸發量分別為19ml/min、9ml/min,進而得出首煎加水量Q(ml)=吸蓄量K(ml/g)×飲片總重W(g)+預期得葯量R(ml)+蒸發系數V(ml/min)×煎煮時間T(min),二煎加水量Q(ml)=預期得葯量R(ml)+蒸發量V(ml/min)×煎煮時間T(min)。經實地驗證,本公式計算誤差不大於10%,科學方便,對砂鍋煎葯加水量的確有指導意義。郝清春採用加壓煎煮的方法測定了489種中葯飲片的吸水率,並證明單味中葯飲片的吸水率有飽和性。對加壓中葯煎煮機加水量的確定有借鑒意義,但不足的是此法葯渣沒有壓搾,因而結果可能偏小。李童等擇50張不同的處方,在經驗加水的基礎上,根據公式Q=K×W+R+V×T,計算得出平均吸水系數為1.7338。此法採用中葯煎煮機煎煮,葯渣經壓搾,對指導中葯煎煮機加水有重要意義,但是也存在著不足,機器煎葯過程中管道中葯液容易損失,計算加水量時也需要考慮進去。本人根據相關文獻及實驗研究,在實際工作中得出一個切實可行的加水量公式:砂鍋煎Q=K×W+R+V×T,K取2.0ml/g,V取13.1ml/min,一煎與二煎加水量按7︰3分配。東華加壓煎Q=K×W+R+Z,K  取1.08ml/g,Z為損失量約為200ml。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 

    5.煎煮時間
  中葯煎煮一般用武火煎至微沸,再用文火煎煮,煎煮時間是以文火煎煮時間考察的。張仲景的《傷寒雜病論》中的“經方”對煎煮時間無精確要求,一般根據煎葯所加溶媒量和煎取量來控制煎葯時間。多數湯劑皆以煎煮至所加溶媒量的1/2~1/3左右為度。部分方劑還根據方中某些葯物的煎煮程度來掌握煎葯時間。應用此種方法無法實現中葯煎煮規範化操作,《中葯葯劑學》中對湯劑煎煮時間和次數是這樣規定的:解表葯頭煎10~15min,二煎10min;滋補葯頭煎30~40min,二煎25~30min;一般性葯,頭煎20~25min,二煎15~20min。目前砂鍋煎煮普遍採用的亦是此法。榮淑玉提出一煎時間短些,把揮發性成分煎出來;二煎時間長些,使難溶成分煎出來。兩次煎液合並混勻分服。而且化學成分測試、煎液比重、煎出物試驗、葯理試驗表明煎煮兩次是合理的。一次久煎不能代替兩次分煎。趙海峰從葯物療效與煎煮時間之間的關係出發,認為麻黃解表取其揮發油煎煮時間宜短,平喘用麻黃堿煎煮時間宜長;大黃潟下取其結合蒽醌,煎煮時間宜短,止潟則用鞣質煎煮時間宜長。因而湯劑煎煮時間的長短應根據葯物性質和臨床要求而定。對於機器煎葯,煎葯時間的長短與砂鍋煎葯存在著不同。特別是加壓煎葯方式,由於是高溫高壓煎煮,在單位時間內飲片的提取效率高,故煎煮時間比砂鍋煎葯時間短,從實際工作來看,一般解表葯煎煮20min,一般性葯煎煮30min,滋補類葯煎煮40min即可。
  對於需先煎的葯物,梅全喜研究發現礦物、動物貝殼、化石類葯物經炮制粉碎后,煎煮30min和60min其有效成分的煎出量相差無幾。而動物甲骨,如龜板,鱉甲經炮制打碎后30min和60min的煎出物相差較大。孫建民通過石膏的粉碎度和煎出量的觀察比較,60目以上煎出率可達100%。提示為最有效地增加礦物、甲骨、貝殼類中葯的溶解度,宜粉碎成60目共煎。機器煎葯法煎葯時,亦可將礦物、動物貝殼、化石等需要先煎的葯物粉碎成粗末,與其他葯同煎。對氣味芳香或不耐熱的葯物需后下,王景先認為質地疏松,含揮發油沸點低的,如薄荷、荊芥等,一般煎煮10min左右為宜;質地較堅硬的,含揮發油沸點高的,如連翹、茴香等,不必后下,一般煎煮30min為宜。但新的研究認為薄荷煎煮30min,揮發油含量最高。劉立干提出兩種方法來改進后下法(1)摻漬冷水,在煎好的葯液中加入50~100ml冷水,再加入后下葯與其它葯物同煎5~10min。(2)調整煎葯火候。用武火至葯湯煮透時,改用文火,點加少許冷水,再加入后下葯。錢永昌提出以袋泡劑代替傳統后下法。即將后下葯材粉碎成16目粉定量裝入通透性好、耐浸泡、機械強度較高的濾紙袋中,投入煎煮后的葯汁悶浸1h,傾出浸出液即可。此法對保留易揮發性成分及不耐熱成分大為有利。這些都是對后下法的有益改進,可以在實際操作中借鑒使用。
6.煎煮次數
  因為煎葯時葯物有效成分首先溶解在進入葯材組織的水中,然后再擴散到葯材外部的溶液中,到葯材內外溶液的濃度達到平衡時,因滲透壓平衡,有效成分就不再繼續溶出了。這時,只有將葯液濾出,重新加水煎煮,有效成分才能繼續溶出。為了充分利用葯材,避免浪費,更好發揮葯效,1劑葯最好煎煮2次或3次。一般方劑煎煮兩次,滋補葯可增加一次。對煎煮次數的研究大體一致,一煎煎出率大約為30%,二煎為40%~50%,兩次合並可得70%~80%。而三煎、四煎僅占20%。從中葯煎煮機煎煮中葯的角度來講,煎煮次數過多,一不利於節約能源,二煎煮時經過加壓,葯物成分可能發生變化。因而中葯煎煮機一般採用一次煎煮。

  7.煎煮溫度及壓力
  對於砂鍋煎葯,一般是在常壓狀態下先用武火加熱,待沸騰后再用文火加熱,煎煮溫度沒有過多涉及。對於中葯煎煮機,一些是常壓的,一些是加壓的。溫度要求也不同。溫度、壓力的選擇與葯物的質地及葯物有效成分性質是密切相關的。東華加壓煎葯機煎葯,楊凌等設定的溫度是110℃,壓力是1~1.25kg。宋小勇等研究認為煎煮條件應選在115℃、0.7kg/cm2。在加壓煎葯過程中,溫度、壓力的昇高能提高飲片的提取率,但是也不是溫度、壓力越高煎出率越高,需要一個合適的範圍。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以及實驗研究,初步認為溫度保持在110℃~115℃較合適,溫度超過此範圍,飲片的煎出率出現下降的趨勢。在實際應用中還要根據葯物的不同作適當的調整。砂鍋煎煮過程中一般需要攪拌,使葯物受熱均勻,有效成分溶出,並可防止黏性成分粘於鍋底而糊鍋。中葯煎煮機煎煮時需要用壓葯柄來對葯物進行壓搾,其作用近似於攪拌,可以提高煎出效果。葯物煎煮后葯渣吸附的有效成分為原劑量的1/3,煎煮后的葯渣應予以絞渣,把葯渣放入雙層紗布中,稍冷后加壓取葯汁,可減少浪費。中葯煎葯機煎煮后擠壓葯柄的擠壓,對葯渣的擠壓效果更佳,更利於保存葯材有效成分。

  小 結
  中葯湯劑的現代化是曆史的必然要求,然而由於葯材成分復雜使中葯現代化進展緩慢。對傳統湯劑煎煮方法的改進,需要在科學的前提下,在中醫葯理論的指導下,不拘泥於傳統的經驗,對煎葯的各步驟規範化。用先進的工藝、方法,盡量減少人為因素、環境因素等對煎葯質量的影響。先進的煎葯設備的引進,如中葯煎煮機、蒸汽中葯煎爐、多功能自控中葯煎煮裝置、多孔遠紅外中葯煎煮爐等也是對湯劑煎煮法的改革,與傳統砂鍋煎葯相比,具有不可比擬的優勢,主要應用於醫院葯房、葯房等。兩者煎煮效果的對比存在不同看法,需要在應用中進一步研究闡述。煮散及免煎中葯飲片的應用也是對湯劑煎煮法的改進,目前此類的研究還處於初級階段,對於其中存在的問題要在應用及研究中得到解決,因而不能一味否定,也不能不假思索加以應用。

摘自《中國中醫葯報》
發表於 2007-4-28 18:02:13 | 顯示全部樓層
這個學問也不簡單!
謝謝啊!
發表於 2008-3-6 13:00:35 | 顯示全部樓層
理論很好,但不太實際,本人也曾採用此方程使用中葯煎煮機煎煮,但發現與憑經驗所得的誤差差不多,邦助不大
 樓主| 發表於 2008-3-6 13:44:09 | 顯示全部樓層
我覺得還滿有意義的,至少心中有個底,根據這個底按照自己的實際情況調節出一個合乎自己要求的方式。否則對藥效把握不准。
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註冊

本版積分規則

手機版|Archiver|鳴醫軒 / MedYeah! 創用 CC 授權條款
本 著作 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-非商業性-禁止改作 3.0 香港 授權條款授權.

GMT+8, 2024-12-27 20:43 , Processed in 0.045942 second(s), 15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