鳴醫軒 / MedYeah!

 找回密碼
 註冊
尚醫堂
搜索
查看: 3919|回復: 0

[分享] 溫陽活血法在高血壓病治療中的運用

[複製鏈接]
發表於 2006-12-19 11:44:38 | 顯示全部樓層 |閱讀模式
轉載一則“溫陽活血法在高血壓病治療中的運用”資料。

高血壓病中晚期常出現動脈內膜損傷、增厚,動脈狹窄,從而導致血液循環障礙,在使用降血壓西藥後,這種血液循環障礙在臨床表現上多表現為陽虛血瘀之証,運用溫陽活血治法收到較好療效。

1 理論依據

高血壓是全身性疾病,其所導致的血管病變包括小動脈(阻力血管)和大動脈(彈力血管)病變。細小動脈病變分早、中、晚期。早期表現為血管痙攣,無形態學變化;中期為平滑肌細胞增生,血管壁增厚,血管內徑變小;晚期為細小動脈硬化,管壁呈玻璃樣變性,血壓急劇增加時,可導致破裂。大彈力血管主要表現為粥樣硬化。除血壓升高外,高血壓患者常伴有糖代謝、脂代謝紊亂等,均為動脈粥狀硬化的易患原素。上述高血壓所致的血管損傷,可導致血液在血管中循行不暢,即中醫所謂“瘀”,中醫所謂“氣為血帥,血為氣母”,血液的正常循環,需陽氣之鼓動,這即是溫陽活血法在高血壓病治療中運用的理論基礎。

2 溫陽活血法在高血壓病治療中的具體運用

溫陽活血法在高血壓病的治療上主要用於辨証屬於陽虛血瘀証者。中醫無高血壓病名,根據症狀表現,高血壓病可歸屬於中醫“眩暈”、“頭痛”等病証,在《實用中醫內科學》“眩暈”、“頭痛”病中並無辨証屬於陽虛血瘀的証型。實際上如果不使用西藥降血壓藥,確實在臨床實踐中陽虛血瘀型高血壓很罕見,但因西藥降血壓藥的使用,對高血壓的中醫辨証產生了影響,因而才產生了辨証屬於陽虛血瘀型的高血壓病。此類証型在高血壓病中,多見於高血壓病中晚期,因血管重構後,血管管腔狹窄,或合併動脈粥狀硬化,在使用西藥降血壓藥後,血壓急劇下降,從而導致遠端供血不良,表現為為瘀証者,此類患者多合併心腦腎之併發症,臨床同時多表現為氣虛,甚或陽虛。在臨床上常常用西藥治療時血壓雖然降為正常,但頭暈、頭昏反而加重,造成治療上的矛盾,透過合併使用中藥溫陽活血治療,可以明顯改善臨床症狀,提升降壓治療依從性。

2.1 臨床表現︰頭暈、頭昏、乏力、胸痛、心悸、肢體麻木、肢體酸軟無力、行走不穩,或見偏癱、言語不利、胸痛時作、口眼歪斜、回應遲鈍、表情淡漠、視力、聽力減退。舌淡或胖,苔白、脈軟無力,或沉而無力。
2.2 病因病機︰此類病患多為中老年患者,或高血壓病史較長,由於久病,致氣血陰陽受損,臟腑機能衰退,腎陽受損,鼓動無力,故而出現血行不暢。
2.3 選方及用藥︰
選方︰八生飲子、人參再造丸方
用藥︰附子、肉桂、干姜、川烏、天南星、小白附子、羌活、獨活、全蠍、土蹩虫、黨參、黃蓍、當歸、乳香、丁香、細辛、白芷、麻黃、蘄蛇、赤芍、藿香、沉香、地龍、血竭、姜黃、川芎、丹參。

2.4 典型病例介紹︰例一,羅某某,男,70 歲,因高血壓病、三級高血壓、極高危組收住院,患者三年前曾有過腔隙性腦梗塞病史,此次因血壓不穩定而入院,入院後查血脂、血糖均正常,予西藥拉西地平、依那普利、雙克,用藥十天後,血壓已平穩在135~115/85~75mmHg,但患者反出現頭昏、頭暈,行走不穩,舌質淡,苔白,脈軟,中醫辨証屬陽氣虛弱,不能鼓動血液之營運,處方︰附片20 克(開水先煎二小時)、當歸12克、丹參20克,蔓荊子12 克、羌活15 克、川芎15克、乳香10 克、黃  20 克、甘草6 克、白芷10 克、柴胡10 克、黨參15 克,日一劑。在服中藥同時,繼續服降血壓西藥不變,十餘劑後,患者頭昏、頭暈,行走不穩之症明顯減輕,繼予在服降血壓藥同時,間斷予以小活絡丸、大活絡丸,隨訪半年,繼續服降血壓西藥,血壓平穩,未再發生頭昏、頭暈,行走不穩之症。

例二,龔某某,男,55歲,因高血壓病、三級高血壓在我院門診就診,來診時,有高血壓病史已三年,長期服卡托普利、尼群地平、複方羅布麻片,因近期血壓不穩定,頭暈頭脹、時有頭痛到我院門診就診,初診測血壓為170/100mmHg,更改降血壓藥為依那普利10mg/次、日二次,拉西地平4mg/次,日二次,氫氯塞嗪 25mg/次,日一次,服藥一周後血壓已平穩在在正常範圍,但患者出現頭昏、頭重、行走不穩,疲乏無力,到州醫院就診,作頭顱CT 示正常,作動態血壓示︰血壓在正常範圍,晝夜節律存在,考慮為降壓治療不當,但州醫院也未給出較好的治療方案,患者只好停服降血壓藥,此次再到我院就診,筆者採用中西醫結合法︰(1)繼續服依那普利10mg/次、日二次,拉西地平4mg/次、日二次,氫氯塞嗪 25mg/次、日一次,另加服腸溶阿司匹林100mg/次、日一次。(2)患者舌質淡胖、脈軟無力。根據辨証,屬於陽虛血瘀,故加服中藥溫陽益氣活血治法,處方︰附片25 克(另包開,水先煎二小時)、羌活12克、蔓荊子15 克、白芷12 克、川芎15克、黃蓍15 克、粉葛15克、當歸15克、桂枝15克、地龍15克、全蠍10克、甘草6克。用藥一周後血壓平穩,頭昏、頭暈、頭重、行走不穩之症完全消除。

3 討 論

3.1 老年高血壓病治療中一個十分棘手的問題是患者的依從性,因服西藥降血壓藥後,血壓雖可有下降,但出現頭昏、頭暈加重等,最終導致服藥不規律,甚或自行停藥,使血壓難以達標,這在中晚期高血壓患者中尤為多見,究其原因,因高血壓中晚期,血管重構,管腔狹窄,動脈壁彈性減弱,使用藥物強行降壓後,血供減少,從而出現頭昏頭暈加重,甚則因腦缺血,出現行走不穩等。目前尚沒有十分有效的西藥治療可以解決這個問題,筆者在多年臨床實踐中根據此類病患的辨証特點,使用溫陽活血法,收到較好療效,並且發現一些聯合使用多種降血壓藥,均難以降壓達標的頑固性原發性高血壓患者,辨証使用溫陽活血治療後,減少降血壓藥用量也能降壓達標。

3.2 溫陽活血治法用藥性質偏於溫燥,故辨証應準確,也可在處方中有意加用反佐之劑以製大辛大熱之劑的毒性,如柴胡、升麻、薄荷、蔓荊子等,其性偏涼,又有升散之性,既可助辛熱之劑升散之力,又可製烏、附辛熱伐害之毒性,相得益彰。
3.3 西藥降血壓藥的使用,對中醫在高血壓的辨証上的影響是十分明顯的,例如肝陽上亢型高血壓,在使用西藥降血壓藥後,可以轉變為痰濕內阻型,但單純使用中藥治療高血壓病,到目前為止全國尚無統一的方案,近期血壓控制達標率也比較低,一般人群難以接受,故中西醫結合既發揮了西藥的優勢,也發揮了中藥的優勢,西藥治標,中藥固本,彌補了彼此的不足,常可獲較好效果,是高血壓病治療中的一個值得研究的方向。

評分

參與人數 1金錢 +10 收起 理由
Kevin + 10

查看全部評分

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註冊

本版積分規則

手機版|Archiver|鳴醫軒 / MedYeah! 創用 CC 授權條款
本 著作 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-非商業性-禁止改作 3.0 香港 授權條款授權.

GMT+8, 2024-12-27 22:06 , Processed in 0.032432 second(s), 16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