鳴醫軒 / MedYeah!

 找回密碼
 註冊
尚醫堂
搜索
查看: 4496|回復: 3

[分享] [轉貼]柯雪帆先生赴日診病趣聞

[複製鏈接]
發表於 2006-7-7 05:07:01 | 顯示全部樓層 |閱讀模式
柯雪帆先生赴日診病趣聞<br/>近日翻閱日刊&lt;漢方臨床&gt;,發現柯雪帆先生早年赴日診病時的一篇驗案報道,讀來頗有興味,尤其其論病用葯,令人深思,耐人尋味,受益良多,兼之為日人報道,娓娓道來,另有一番趣味,今不惜花些時間,翻譯出來,供同道流覽,以廣見聞.<br/>&nbsp; &nbsp; &nbsp; &nbsp; &nbsp; &nbsp; &nbsp; &nbsp;處方宜簡 &nbsp;(抓住要點)<br/>&nbsp; <br/>&nbsp; &nbsp; &nbsp; &nbsp; &nbsp; &nbsp; &nbsp; ---重症蕁麻疹中醫治驗 (譯文) &nbsp; &nbsp; &nbsp;勝田正泰 &nbsp; &nbsp; &nbsp; &nbsp; <p><br/>&nbsp; &nbsp;K博士是在相模原市開業的婦產科醫生.他只所以能成為筆者學習中醫的同志,是由於下述原因:<br/>&nbsp; &nbsp;K氏30多年前患頑固性蕁麻疹,主要是食物性的,一食用蕎麥,火腿,香腸等就發病,分別攝取雞,蛋,牛奶不發病,但在食用混有奶油,雞蛋的三明治時就會引起嚴重的發作.后來發展至即使單獨食用蕎麥,蛋.牛乳也會發病.自昭和42年以來,症狀逐漸加重,終於發展到伴有休克的重篤發作.其表現是,吃過中國蕎麥后,約10分鐘.全身發疹,咽喉堵塞,呼吸困難,接著意識消失,用救護車送至醫院搶救后才得以恢復.一次在帝國大廈吃了兩片三明治后發生休克,在醫務室接受靜脈注射后始得恢復,這樣重篤的情況前后發生過十多起,昭和53年休克時,左耳失聰,至今未能恢復.飲食逐漸受限制,只能攝取一些認為比較安全的米,魚之類食品.<br/>&nbsp; &nbsp;現代醫學的檢查和治療理所當然地作為首選,但卻全然無效,豈止無效,甚至還有為治療進行注射而發生休克的情況.昭和55年,國立相模原醫院作了過敏原的皮膚抗體試驗,三十余種是陰性,只有真菌是強陽性.數年前,與K氏商量用漢方治療,開始考慮十味敗毒湯,繼而又把能夠想到的能用的方子都用了,由於筆者能力所限,始終無任何效果.<br/>&nbsp; &nbsp;從昭和56年至翌年三月,神奈川縣衛生部第二屆中醫講座,筆者有幸作為聽講生參加了這次學習.聽的是上海中醫學院派遣的講師講的課程.到臨床實習階段,想起了K先生的事,於是就作為實習病人請了過來.<br/>&nbsp; &nbsp;初診:五十七年二月二十四日(1982)<br/>&nbsp; &nbsp;患者:KK,醫師,大正十一年三月一日生.<br/>&nbsp; &nbsp;病名:蕁麻疹.<br/>&nbsp; &nbsp;初診是由年輕有為的石蘊玉先生診療的,在病曆的主訴,起始,經過欄中用中文作了如下的記載:三十年多來蕁麻疹反復發作,近十年來病情日漸嚴重,發病時全身出紅疹,有搔痒,嚴重時發生休克.平素性情稍急躁,面色紅,大便溏薄,脈弦數,偶有結代,舌質偏紅,舌苔黃膩.<br/>&nbsp; &nbsp;石先生就以上所見,按清化濕熱,養血去風治法,開出了如下的18味中葯的處方:<br/>&nbsp; &nbsp;白吉利12G,蟬脫9G,白蘚皮12G,地膚子12G,防風9G,苦參9G,黃芩9G,生甘草5G,赤白芍各12G,炒棗仁12G,石決明20G,制首烏9G,葛根9G,麥芽12G,白術9G,陳皮5G,桑白皮9G,丹皮9G (以上一日量,服8天)<br/>&nbsp; &nbsp;K氏服本方之后,又輕度發作一次,二診是九天后的三月五日.這次由柯雪帆先生診治,柯先生在病曆寫下:面紅,<br/>目角赤,舌偏紅,苔黃卜膩,脈弦滑有結代,並按血熱證開了如下處方:<br/>&nbsp; &nbsp;生地18G 赤芍12G 丹皮9G 生甘草4.5G 防風9G 烏梅10G (以上一日量,服10天)<br/>&nbsp; &nbsp;僅僅簡單的六味葯的處方,K氏服用本方的一個月期間,同時仍繼續注意節制飲食,本病未再發作.於是,在下一個月期間,就在放松飲食限制的同時服用中葯,結果仍然沒有發作,共服葯二個月,仃葯.<br/>&nbsp; &nbsp;此后,漸漸地恢復了普通飲食生活,蕁麻疹一直未發作.牛乳,三明治等都可以安心地食用了,三十多年來的重症蕁麻疹終於完全治愈了.只是左耳的失聰,至今未作治療.....<br/>&nbsp; &nbsp;今年(1982)十月九,十兩日,在第一次東方醫學會召開之際,以北京中醫學院劉渡舟教授為團長的中國方應邀參加,柯雪帆先生也作為其中的一員來到了日本.當天,在順大有山紀念館的會場上,久別相逢的K先生,再次表達了謝意.柯先生本人對此驗案也很有興趣,筆者從其帶來的病曆復印件中,摘其要點作了筆記,並借此機會.再次就對K氏辯證的思路,特別是將18味的處方變為六味葯道理進行了請教,柯先生取出鋼筆寫下了"抓住要點"四個字.所謂"抓住要點",應該是去蕪取精,即少而精的意思. 關於各個 葯味的組成,柯先生認為:以涼血作為主要目的,用生地,赤芍,丹皮等涼血葯.以平肝作為次要目的,則配用緩肝的甘草,疏肝的防風 斂肝的烏梅.聽著柯先生的話,使我想起十幾年前聽大冢敬節先生講課的事,大冢先生說:任意多加葯味,效果不好,作為減少葯味而取得療效的情況,曾講過有用桂枝加術附湯(甘,術,附,芍,桂,棗,姜)無效,而用甘草附子湯(甘,術,附,桂)取得療效的病例.<br/>&nbsp; &nbsp;K先生今年也參加了神奈川衛生部主辦的第一期中國針灸講座.和筆者同桌學習,其后,無論吃什麼再未引起發作. &nbsp; (中醫方摘譯自&lt;漢方臨床&gt;第31卷第二號) </p>
發表於 2006-7-9 00:13:08 | 顯示全部樓層
<p>很多我們認為治不好或者難治的病,可能隻是我們的水平不到而已。</p>
發表於 2006-7-10 02:18:25 | 顯示全部樓層
很好的文章.”抓住要點”看來簡單的四個字,看懂而難精.要有相當清晰的辨證思維才可一矢中的,每個醫生也很希望把病人的問題盡快全部解決,心一急,藥味就越加越多.而且香港步伐急速要求效率快,病人大部份也沒有多少耐心去守,有時侯藥味少反被病人質疑...<br/>希望有日我也能抓住要點,看得透,用最少的藥把病治好[em88]
發表於 2006-7-10 21:25:35 | 顯示全部樓層
KEC加油啊 <br/><br/>我也有相同經驗。<br/>有次給妹妹開藥,讓她把我的藥也一併抓回來,她看了看我的方子,再看她自己的,然後很懷疑地問:『咁少既?﹗』<br/>也不知該惱還是該笑。
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註冊

本版積分規則

手機版|Archiver|鳴醫軒 / MedYeah! 創用 CC 授權條款
本 著作 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-非商業性-禁止改作 3.0 香港 授權條款授權.

GMT+8, 2024-12-27 07:06 , Processed in 0.058455 second(s), 15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