鳴醫軒 / MedYeah!

 找回密碼
 註冊
尚醫堂
搜索
查看: 4461|回復: 2

[分享] 王孟英匡謬案評選(轉載)

[複製鏈接]
發表於 2006-9-25 13:52:00 | 顯示全部樓層 |閱讀模式
轉載“王孟英匡謬案評選”給各位看看!

王孟英匡謬案選評

1 小柴胡湯誤案

《卷一‧外感》篇姚老夫人,年逾花甲,患感兩月,醫皆束手。延孟英診時,身不能轉側,水飲不能下咽,聲音不出,便溺不通。閱前服諸方,小柴胡方最多。醫者執和解之法,謂不涉汗吐下之險,穩當;病家見參、柴並用,謂補正祛邪,兩全其美,為上策。孟英以為小柴胡乃和解少陽傳經傷寒劑,不可概和各經各氣之各病。酷暑之際,徒使參、柴升提,執邪上逆,致一身治節無以清肅下行;而姜棗膩濕濁於中焦,令運化樞機失灌溉之布。和解愈進,氣機愈窒,津液愈干,終致氣結津枯,英雄無用武之地矣。應病家懇求,疏甘涼清潤之方,囑其不限時刻,不計多寡,頻飼滲入喉間。初一日僅灌一小杯,旬余才服小半劑。眾人見病勢之危、轉機之難,旁生議論。孟英力排眾議,堅守不移。曰:無恐也,水到渠成,谷食安而津液充。果然,粥食漸加,得日向愈,計日已將進兩月。
孟英治病,詳辨縷析。針砭套用小柴胡之流弊,上述洋洋洒洒,尖銳精辟。一方有一方方証,小柴胡和解半表半裡,太陽之表征,陽明之裡熱,皆不相宜。《成方切用》指出:“不分陰陽表裡,概用此方參投之,以為平穩,殺人多矣,不獨峻劑”。此例經絕老嫗,體稟陰氣自半,炎暑邪熱已戕伐氣陰,濫用小柴胡,更以藥助邪,遂津涸胃敗,上則杳不納谷,下則二便不通,釀成關格。類似葉天士所謂“下渴上結”,瀕臨危篤。若賴草木之劑,陰津難以速生。只能假以時日,甘守津還。同為守方,孟英基於成竹在胸,滋充化源,堅持不輟,俟津氣緩緩來複,可見扶胃氣之重要,有一分胃氣,便有一分生機。而前醫為和法掣肘,呆守和解以為中庸,忽略因時因人因証,方証不合,自然事與愿違,兩者大相徑庭。病程中,患者五十日未更衣,周遭為駭,非儀喋喋。孟英鎮靜自若,謂久不納谷,無物以供蕩滌,谷充津回大便自解,膽識過人。后用補益氣血尚不能下,妙加蟑螂一對,熱服即行,堪稱神奇。再如治婦人熱入血室,醫者動輒亦用小柴胡,視之為熱入血室專方,此等不明因証,不分類圖治,難免貽害。孟英遇之,常嘆:“病藥也”,“執死書以困活人”。后學人不可不戒。

2 生化湯誤案

卷二翁氏,娩后發熱,前醫發散,后醫主生化加減,病益劇。請孟英診之,脈軟滑微數,曰:素體陰虧,熱自內生;新產血去,是以發熱。惟譫妄昏瞀,最是嚇醫之証。渴喜熱飲,宛似虛寒之據,宜劫風寒而表散,疑瘀血以攻通,帖帖炮姜,人人桃、桂,陰愈受劫,病乃日加。幸痰飲內盛津液未至涸竭。予蠲飲六神湯去橘半,加西洋參、生地、花粉、竹茹、知母、生白芍為劑,數日而瘳。
產后多虛多瘀,但不盡然。治療務必掌握勿拘於產后,亦勿忘於產后的原則,因人而異。生化湯化瘀生新,以產后第一方著稱,民間譽之,有病能治,無病能防。凡惡露不暢、腹痛拒按、畏寒脈澀者適。不審虛實寒熱、有瘀無瘀,任意誇大其運用範圍,產后必用,是理念上存在誤區。孟英曉之利弊:“體寒者固為妙法,若內熱之人,或兼溫熱之氣者,而一概投之,驟則變証峰起,緩則辱損漸成”。該案隸屬產后發熱,傷食、勞倦、蒸乳、外感、血虛、瘀血、邪毒入侵等諸般原因,均可致病。前醫惑於外感,先違產后三禁,表散耗津;后者顯然未弄清惡露、腹痛及苔脈狀況,徑投溫通,兩犯虛虛之戒。孟英抓住脈象,突出本質,寥寥數語,道破症結。援引沈堯封《女氏輯要》:譫狂惡露似通者是覺痰迷,以六神湯(半夏曲、橘紅、膽星、石菖蒲、茯神、旋複花)出入,迅獲捷效,繼以益氣育陰收功。幾例產后發熱,同因誤服生化湯而趨重熱熾,孟英重視基礎病,或辨為胎前伏暑,宗犀角地黃湯清解;或判定暑溫外襲,予辛寒重劑白虎湯,頓挫熱勢,促病逆轉,效果懸殊,總以脈証為憑。“一味盲從產后宜溫”、“產后首必通瘀”,必然變証叢生。令人當引以為鑒。

3 白虎湯誤案

卷一朱某,年過花甲,患感於季冬。始服溫散,苔色轉黑。即投白虎,胸脅大通,面赤不眠,口干氣逆,音低神憊,溺赤便溏,醫者俱雲不治。孟英切脈,虛數而弦,是真陰素乏,痰多氣郁。分析:自夏徂冬,亢旱已極,所伏之邪,無非燥熱,稍一溫散,火即燎原。一旦黑苔,即投白虎,而不知其樞機窒滯,氣道不舒,且陰液耗傷,亦非白虎所能勝任。予沙參、葦莖、竹茹、冬瓜子、絲瓜絡展氣開痰;蓯蓉、當歸、紫石英、冬虫夏草潛陽鎮逆。複杯即減,旬日而痊。
孟英經驗:“熱愈久而液愈涸,藥愈亂而病愈深。”本例醫者雜治,忽溫忽清,一誤再誤。經先生剖析,則病因病機豁然開朗。誤后變証面紅苔黑,口干溺赤,儼然類白虎証。此類証候,血虛及脾虛發熱、陰虛格陽等都能導致。論白虎湯証,形証俱實;而類白虎証或為純虛,或虛中挾實,本虛為真象。所以,一脈大有力,一脈大而虛,重按無力,迥然不同。此外,渴飲與否,苔舌干潤程度,種種形跡可辨。關鍵在於四診資料是否搜集齊全。孟英明示:“病機變幻,理必合參,從脈形、兼証並究,則真假寒熱,昭昭若揭”。另外處方治虛遠攻,培本而不失靈動。正如陸士諤輯案時所贊:“用藥靈活,運樞機、通經絡”。而先生比喻形象:“量體裁衣為用藥之首務”。藥貴對證,合証才是良方。與証不符,即便良方亦與人無益。如白虎湯治陽明氣分燥熱最佳,孟英用之得心應手。曾治一孕婦冬罹咳嗽,嗽則鼻衄為唾,憎寒乍熱,口渴頭痛,右脈洪數,授白虎合蔥豉湯而瘳。或問隆冬何以用白虎。孟英曰:“脈証如是,當用是劑”。但《本草》石膏條下警告:血虛胃弱者禁。因此,本例下焦陰虛、浮陽上越,陰血不足且脾虛便溏,用之則既不能絡陰斂陽以治本,又不能清除浮熱以顧標,無怪寒遏氣機,病深幾殆了。

4 四神丸治誤

卷一記載,一人患晨泄有年,累治不應,春間尤甚。孟英按其脈曰:“汝雖苦泄,而瀉后反覺舒暢乎?”曰:“誠然。苟不泄瀉,又脹悶減食矣。而服四神,桂、附之藥,其瀉必加,此何故也?”曰:“此非溫升補澀之証,乃肝強脾弱,木土相凌。”處一方令其常服,數帖即安,后竟無恙。方用白術、苡仁、黃連、枳實、桂枝、木瓜、芍藥、白蒺藜、橘皮而已。
孟英臨証一貫注重澄源而流自潔,議病然後議藥;要古為今用,而不為古囿。由於善取他人之長,又善於借鏡和吸取反面教訓,以致技藝日臻提升。晨泄、久泄前人多擬久病入腎,習用四神丸。其實,新病未必皆實,久病未必皆虛。四神丸治腎瀉切証,治它泄則謬。前醫不辨虛實,溫補壅塞,為其失之一;不思易方,處理呆板,為其失之二。治瀉,溫、清、消、補、升、澀、燥、利、疏,可立多法,擇方符合控制病情較難。全案短短百字,足見先生診療嚴謹。從指下分明,到進一步了解病重季節、泄瀉特點、用藥反映,充分體現孟英極其看重四診,不疏漏任何疑點。“瀉后反快”、“不瀉又滿”、“用四神為甚”,都是識証要點,直中肯綮。先生臨証之經驗豐富、老到,可見一斑。擬方平淡、簡單,卻融肝脾兩調、寒熱並用、斂散相濟、消補兼施為一體,面面俱到,故適合複雜之頑証。

[ 本帖最後由 nastsin 於 2006-9-26 05:54 PM 編輯 ]
發表於 2006-9-26 17:49:56 | 顯示全部樓層
2 生化湯誤案

卷二翁氏,娩后發熱,前醫發散,后醫主生化加減,病益劇。


似是錯字?
 樓主| 發表於 2006-9-26 17:55:21 | 顯示全部樓層
謝謝老師,已更正!
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註冊

本版積分規則

手機版|Archiver|鳴醫軒 / MedYeah! 創用 CC 授權條款
本 著作 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-非商業性-禁止改作 3.0 香港 授權條款授權.

GMT+8, 2024-12-27 06:55 , Processed in 0.031746 second(s), 15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